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二章 灾荒之年(1 / 2)

木兰山庄距离新城约十里路程,以前叫做木兰山,后来林通在山上建造了庄园,才有了木兰山庄的称呼。木兰山庄可不单单是一座山庄,因为这里是黎江水的源头之一,峡谷之内地势平坦,经过多年改造,已经开垦出两百亩农田,而且周边还有上千顷荒地等待开发。

公孙翊看中木兰山庄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是一块利于开发的宝地,那二百亩水田经过多年耕种,早已经成了上等水田,而周边的荒地,虽然不利于灌溉,但丘陵地貌的荒地,都是红砂土与黄泥土质,这种土质十分利于栽种红薯土豆等农作物。

在拿到木兰山庄的地契之后,公孙翊就带着赵灵儿,并且从城中雇佣二十户没有土地逃荒人搬进木兰山庄,开始修整土地,并且还雇佣十几名泥瓦匠,扩建木兰山庄的规模,他准备把这里建造成一座山堡,作为备用的避难之所。

现在公孙翊可不差钱,从蔡县丞哪里被艳娘子她们劫走的五千两银子,如今可都在他的手中,这事也就是游飞和谢大牛两人知道。这批银子公孙翊也没有分开他们,而是约定做为投资建设木兰山庄所用,如今他们合伙开的酒楼在新城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酒楼,每月盈利都在二百两银子,光这笔钱就足够他们过上富足生活。

为了开垦和建设木兰山庄,公孙翊还买了二十头耕牛,十头驴子用来耕地,加上雇佣的二十户逃荒人,光这一笔费用就砸出了五百两银子。

银子砸出去,成果也同样喜人,二十户逃荒人,大大小小人口共有七十一人,这批人都跟公孙翊签下奴仆关系,公孙翊答应分配他们房子,以及雇佣他们种地,按人头计算,成年人每人一年可以获得十两银子,未成年每年也可以获得五两银子,但必须服从他的命令。另外种田的收成,则按亩产收入,分配他们两成,比如一亩地要是产粮一百斤,他们就能获得二十斤粮食。

对于公孙翊这样优厚的待遇,这二十户农民自是感恩戴德,纷纷签了文书,直接卖身成了公孙翊的奴仆,当然公孙翊也许诺,只要做满十年,就允许他们自由离开。

这个时代的农户,无疑是质朴勤劳的,这不在公孙翊的优待之下,他们刀耕火种,短短的半个月就开垦出了几十亩坡地,而这个时候公孙翊播下的种子,也到了移植时间。

在公孙翊的亲自指导下,开垦出来的坡地,大部分种上了移植的红薯秧苗,玉米,辣椒三种农作物,而花生和土豆因为不利于移植,仍然栽种在公孙翊老家的院子里,培育来年的种子。

这些农作物当中,最好栽种和移植的就是红薯,只要剪一段枝节种进地里,浇上几天的水就能成活,其次是土豆,不过土豆不利于移植,只能直接栽种种子。

玉米虽然也好栽种,但要求的土质要求更高,需要一定的肥沃土地,才利于丰产。对于这些农作物的栽种,公孙翊前世从小跟奶奶长大,基本上童年时代就是跟奶奶在田里长大的,所以种植庄稼活,他还真是老练的不下于一个老农。

为了培育肥料,公孙翊在山庄内建立了好几座厕所,并要求所有人必须到厕所解手,目的就是存肥,其次就是耕牛和驴子,并且还养了二十头猪,以及一群鸡鸭,这些畜生的粪便也是上好的肥料,再次就是砍伐山上茂密的的灌木焚烧,这些植物烧出来的灰尘,同样也是有机肥。

为了沤肥,公孙翊还采集了石灰,进行人工沤肥,并且他还让人采集草药,配成药方,作为农药防虫防害。

种田是公孙翊为未来生活铺路,但这仅仅只是他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另外对于科举功名,他同样没有放下,这不每天夜里他都会读书读到半夜,遇到不解的地方,他就会写书信给已经升迁去了南直隶担任户部郎中的黄道周问询。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