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一章 上门讨债(1 / 2)

蔡县丞一家被杀,这样的大案子在新城来说无疑是惊天大案,一度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但随着凶手伏法,案子告破,新城也再次恢复了以往的平静。蔡县丞一家被杀,但却查出五千两脏银,以及千倾田产,还有十几座宅院地契,让原本同情他的百姓,直接化成了唾沫,恨不得把他给刨出来鞭尸。

而作为这个案子的侦破人,公孙翊的名声却是传遍了新城,一个秀才郎,却亲手射杀了劫匪,这样的传奇故事,自然是人人津津乐道,甚至都传去了建昌府周边各县。

对于这一切的纷纷扰扰,公孙翊却是毫不关注,自从建昌府返回之后,公孙翊就一直在家精心伺候他的那些种子,以及实验酿造啤酒。

正值五月初旬,万物疯长,这不短短旬日,那些种子都冒出了新芽,看着那一颗颗幼小的幼苗,公孙翊充满了成就感,比他考中秀才时还满足。

但啤酒的酿造却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口感苦涩,远远达不到后世的爽口润喉,不过对此公孙翊并没有气馁,一边继续实验,一边找了城里的一个老木匠,帮他了一些大容量的酿酒器具,以及装酒的密封竹筒。

历史上最早携带的啤酒,就是木罐和竹罐,直到玻璃瓶诞生,才改成玻璃瓶灌装。这个时代的酒是陶瓷灌装,不利于携带,所以公孙翊准备用竹筒装酒,一来密封性好控制,而来可以随身携带。

公孙翊整天不务正业的做法,自是惹得公孙季这个做父亲的十分不满,几次挤对公孙翊学问,结果嘛,反倒被公孙翊给问住了,无奈之下,他也只能眼不见为净,自个躲在书房闭门造书。

相比公孙翊的逍遥自在,县衙的林通却有些坐不住,连续几日都在询问游飞,公孙翊在做什么。很明显他是急了,因为新县令已经到任,那可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

新县令一到任,就烧了三把火,先是斥责了皂班衙役,免去了班头职务,接着又撤了吏房典吏职务,进而斥责县衙风气不正,要求各房典吏必须严格操守,不然严惩不贷。

游飞这个捕头都被训话了,至于刑房典吏林通自然更不用说,被新知县几次敲打,这很明显是新知县在树立威信,但作为典吏的小吏,却连反抗的权利都没有。

主薄王谊也称病不出,直接躲了起来,这自然让新知县气焰更加嚣张。但林通也不想想,知府虽然推荐了他升迁,但最终的任命还是得吏部的公文,这京城到江西一来一回,最快也要半个月,有的时候需要更长时间,所以这事他再急也显然没用。

虽然公孙翊在家里种地,但该办的事情,他可没拉下,这不埋在王大毛家的五千两银子,在游飞的掩护下,他与大姐夫谢大牛悄悄的拉到了家中藏了起来,准备等林通把木兰山庄的地契转让给他时,他就着手扩建木兰山庄。

时间转眼就过去了一个月,出乎公孙翊预料的事情发生了,陈起龙推荐林通担任县丞的公文并没有通过,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出身不行,要知道现在满大明的朝臣党争之烈,实属历朝之最,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又岂能让一个捐官做上实职文官?

不过看在银子的份上,吏部那些老爷们却折中做了安排,竟然任命林通担任黎江口巡检使一职,这个官职虽然也是一个正九品的官职,但按明初的规定却是隶属兵部与当地县衙双重管理,也就跟后世的武装部门一样,掌管着若干的民兵。

对于一直渴望当一任县丞的林通来说,巡检使这个职务,显然是无法满足他的,以至于他得到任命之时,竟然想耍赖当初答应让出木兰山庄的约定。

面对林通这样的亲戚,公孙翊好气之余又难免好笑,他的钱财是谁都能赖掉的吗?当林通得知公孙翊来访,起初还想躲着不见,最后公孙翊只得让门子送上长箭一支。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