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百无一用(1 / 2)

京墨这一走,漪华便觉得百无聊赖,读书学习闲暇之际,她便走出拈花小筑到处晃悠。左护法藤蔓倒是个热心的人,把万象镜借给漪华把玩,漪华从镜里能看到花城的爹娘在田间劳动,大黄和小白并肩在院子里晒太阳。

项漪华最近迷恋上了收集发钗步摇之类,虽然依旧不喜欢佩戴,但她喜欢收藏。簪子一类,钗一类,步摇为一类,每一类按照材质图案等再分类,乐此不疲,多多益善。

那位地锦堂兄好多天没有动静,突然差人送了一堆无聊的礼物到拈花小筑,说是给漪华赔礼道歉的。

漪华问道:“堂兄的父母是谁?”

蓝莓道:“少爷的父亲是先君的义兄,少爷的父母去世后,娘娘收养了地锦少爷,娘娘对他像对亲儿子一样疼爱。”

“公主是娘娘的亲生女儿,现在公主回来了,娘娘最疼爱的自然是我们公主了。”青柠补充道。

“先君,你们说的可是我在这里的父亲?”

“公主聪慧,正是。”

漪华紧接着问道:“那他是什么君,总得有个名号吧!他是干什么的?”

果然,侍女们又不说话了。

项漪华的疑心越来越重,从多年在街头巷尾听书的经验来猜测,她一度怀疑自己被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

漪华反思了一下,打狗还要看主人,那天为了维护京墨欺负了地锦的侍卫,地锦心中定会不快。

“蓝莓,你给堂兄备份礼物送去,就说……”漪华依然不能原谅地锦纵容手下欺负京墨,不能说为了道歉,“就说礼尚往来。”

“青柠,你和绿柚去打听一下青黛姑姑是不是出门了,何时出的门,有没有母亲的消息。”

京墨不让她出门,她反而更想溜出去了,毕竟她现在已经粗略地学会飞天术了呢!可惜,她不认识路。哎,还是不要到处跑让母亲担心了。

这几日她闲逛几番,最中央是母亲居住的魔云宫,后面是她的拈花小筑,魔云宫与墨园占据了这里三分之一的面积。另外还有三分之二的地方是她从未踏足的。

她来到一处石头堆砌的高墙前,石墙高约二十丈,以灰色大石为砌,呈一个坚固的立方体只有中间一个门可以进去。门外站着四个守卫,门内漆黑无光。墙上写着两个古老的篆体文字,项漪华看着鬼画符般的文字,猜了半天也没猜出个大概。

守门的侍卫无论如何都不让她进去,她道:“为何不让我进去?”

“请公主恕罪,娘娘特意吩咐,这个地方您不可以进去,除了这个地方,魔界之内您无论去哪里,小的都不敢拦着。”

漪华无奈地转身离开,听见身后有人唤她:“堂妹请留步。”

她转头,正瞧见地锦从石墙里走了出来,漪华不喜欢他那副永恒不变的假笑面孔,礼貌性地唤了他一声“堂兄”。

“堂妹想进去吗?我倒是可以为堂妹说句话。”地锦笑着说。

漪华摇摇头,道:“既然母亲有令,我就不进去了。”

地锦凑过来,略带讽刺地问:“堂妹最近到处闲逛,你的俊俏小郎君怎么没有陪着呢?”

厌恶之情从目光中闪过,她道:“还是堂兄更俊俏些。”

溜达的心情没有了,她又走回了拈花小筑。远远看到一白衣服男子站在拈花小筑门外等候,身姿修长,玉树临风,恍惚以为是京墨回来了。

“右护法苏叶云游归来,特来拜见公主殿下!”他转过身来,双手合着折扇,躬身揖道。

项漪华心想:这就是母亲想请来给我当教书先生的苏叶呀,风度翩翩,不过依然比不上京墨。

他二十多岁的年纪,身形高瘦,皮肤白嫩,秀气得很,同这里其他人一样额头有一点朱砂,头发整整齐齐得束起来,横插一支玉簪,手里端端正正拿着一把白色折扇,腰间坠着一枚青莲玉佩,一副弱柳扶风的娇柔书生模样。

漪华伸手示意他起身,彬彬有礼地回道:“苏先生不必多礼。”

称呼“右护法”过于官方,称呼名字显得长幼不分,唤一声“先生”是对读书人最大的尊重。

漪华引他进入拈花小筑,刚踏进门,苏叶立在原地,右手的折扇使劲拍在自己的左手上,好像一点也不怕疼似的。

“好字啊,好字!我苏叶活了这么多年,在书画上一直自以为傲,不想世间竟有人能写出这般好字来,苏某真是甘拜下风啊!公主,敢问这字出自何方神圣?”

项漪华瞅了他一眼,心想:呵,他为什么不怀疑是我写的?

但项漪华依然一脸自豪,道:“苏先生,有人比你捷足先登当了我的教书先生。”

苏叶继续用无比崇拜的眼光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四个大字,发自内心地赞叹着:“从容不迫,行云流水。潇洒俊逸,举世无双。”

项漪华嘴角露出微微笑意,心想:果然是字如其人。灵机一动,她突然给园子想了个很好的名字。

漪华对苏叶的印象本就不错,现在更佳。她请他进门,待苏叶落座后问道:“苏先生,你觉得给这里起名为‘墨园’如何?”

“墨园?”苏叶轻轻挑眉,咀嚼着其中滋味,赞道:“公主的园子四时同在、五彩缤纷,一个‘墨’字囊括了所有的颜色,不仅化千种颜色为一色,更有墨色如画之意,把园子当成一副水墨画,彰显诗书意趣。”

项漪华心中感慨:不愧是饱读诗书的苏先生,她只是别有私心地提了一字,苏先生就能说出这么多道理来。

“那以后便叫‘墨园’啦!”项漪华学着京墨的样子泡了一壶竹叶青青茶,苏叶很是谦逊地接过来,轻轻抿了一口,吟道:“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漪华接道:“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苏叶眼睛放亮,仿佛觅到了知音一样,问道:“此诗虽好,但乏于朗朗上口,读过的人不多。公主也喜爱诗词?”

这么难的诗,要不是京墨喝茶的时候偶然间念叨了两句,项漪华才不会特意查了书特意记下来。

漪华道:“一直喜欢,但是读的少,最近正在弥补功课。不过除了诗词,我还喜欢看禁书,嘻嘻。”

“禁书?”苏叶面露尴尬,白嫩的两颊晕染了一层粉红色,他委婉地说道;“公主身为女子,年纪尚小,看这种书……不太好。”

漪华并不知苏叶误解了,自顾自说道:“我曾看过一只猴子的故事,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经。”

“我也看过!”苏叶兴奋道,想起自己方才误解,心中羞愧,便清了清嗓子说:“这本书以前的确是禁书,但是这里不禁,公主大大方方地看就是。我书房有一套精装版,回头便差人给公主送来。”

“看这本书时我一直有个疑惑,那只猴子神通广大,天下无敌,为何碰上他的师父以后就弱了,打不过妖怪,只能到处请救兵。苏先生可有解?”

“猴子有时制伏不了妖怪,但妖怪也降不住猴子。”苏叶展开洁白的纸扇,一边扇一边说着自己的见解:“他一开始逍遥自在,无牵无挂,所以能凭着通天的本领无往而不胜。但后来有了他师傅,有了需要自己保护的人,才会处处受到牵制。”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