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2章 重铸制钱统一货币(1 / 2)

大禹问司空姜户:“我想在九州之内,修建弛道,你说怎么样?”司空姜户说道:“自然是好事,这对陛下的江山,是有好处的,只是所需的金钱,是一个天量的数字”。大禹又问司马姬孔:“你给我计算一下”。

姬孔飞快的计算了一下,说道:“启禀陛下,需要黄金一千万锭,这还要有足够的粮食,只有金钱是做不到的”。大禹说道:“那就先说钱的事情,姜户,这件事就教给你了,明年这个时候,你要是搞不到足够的金钱,你就自裁吧”。

姜户下了一跳,赶紧说道:“陛下,微臣倒是有一个快速敛钱的办法”,大禹笑道:“看来不给你施加压力不行啊,快说”。姜户说道:“陛下,目前的商户,都是以金子做货币,庞大的金钱,充斥在民间,这样不好”;

“我看不如铸造制钱,号令天下使用制钱,只有朝廷,才能大量持有金子,这样一来,九州之金,就都会回笼到朝廷”。大禹一听,这个主意好。说道:“姜户,这件事就有你来操作了”。

姜户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民间的金子好说,那些王公贵族手中的金子,那就难说了,要是自己强行兑换,那自己就把九州的贵族都得罪完了。于是,姜户就建议道:“陛下,这铸造之法,就是伯益发明的,不如叫伯益协助我”。

大禹没有犹豫,说道:“没问题,我调伯益来帝都,协助你制造制钱”,姜户大喜。大禹便给伯益下了一道圣旨:即可赶到帝都,协助姜户铸造制钱。伯益接到圣旨,也无可奈何。只好没好事,也只好应允。

来到了帝都,伯益给大禹请安,随后就来到姜户的官邸。姜户笑脸相迎,说道:“大益王,铸造是你的强项,还请你不吝赐教”。伯益岂有不知?这铸造制钱,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弄不好就是杀身之祸。

首先是选材,要是用黄金铸造,那就没有意思了。要是用生铁铸造,那也太不值钱了。要知道,现在民间的冶炼生铁,已经是遍地开花。不说各地的官府,都有自己的冶炼作坊。还有无数的铁匠,自己都会打造铁具。

伯益也不是傻瓜,就吧这个问题抛给了姜户。“姜户大人,铸造技术我是有,可是用什么材料合适呢?”姜户是司空,也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不然的话,怎么能够在尔虞我诈的朝廷站住脚?

当即说道:“大益王,既然你是行家,那我就唯你是从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伯益见姜户把皮球又踢了回来,只好说道:“姜户大人,你最清楚,陛下重新铸造制钱,无非就是聚敛民间钱财,这材料绝对不能太贵,但也不能太便宜”。

姜户笑道:“大益王,我已经说过,你说了算,你说用什么,就是什么”。伯益知道姜户是个人精,也就不再强求了。其实,伯益来的时候,心里就有谱了。其实,在救丹朱的时候,丹朱就告诉伯益了实情。

丹朱王府里聚集的不是黄金,其实是另一种东西,但绝对不是金子。伯益从燧人氏的古书里知道,那种东西叫做铜,跟黄金几乎一样,也叫做黄铜。丹朱在冶炼黄金的过程中,还发现另一种质地较软的东西。

伯益翻阅古书,知道那是铅和锡。在黄铜中加一些铅和锡,就可以制成青铜。这种青铜质地坚硬,却很容易冶炼,是铸造制钱的最好的材料。姜户既然自己不造,叫自己做,那自己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了。

不过,材料的事情,还是跟大禹禀告的。伯益就把青铜的事情跟大禹说了,大禹哑然吃惊。让大禹去朝廷的金库去看看,竟然有九成的黄铜,只有一成是金子。大禹一想,这有不错,既然这样,收敛天下之财,就更方便。

大禹把伯益的发现昭告天下,所有的人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家的金子,不是真金,而是黄铜。怪不得天下有那么多的黄金。大禹随即颁布圣旨,民间所有的黄铜黄金一律上缴,可以换取制钱,谁要藏匿不交,查出来就是杀头之罪。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