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5章 聚天下之铜铸九鼎(1 / 2)

一日,太子姒启对大禹说道:“帝父,现在国家已定,九州统一,咱们是不是考虑立国啊?”大禹笑道:“儿子,还早着啊,九州貌似统一,但各个王,还不是心服口服,还需要进一步调配”。

“怎么调配?”大禹神秘的笑笑,拿出了一个巾帛。姒启看了之后,说道::“帝父,您要重新修订九州?”大禹笑道:“原来的九州,东南西北最是重要,但势力范围需要重新划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姒启受大禹熏陶多年,自然知道父亲的意思。这新划分的九州是:冀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幽州,营州。这雍州和雍州的人口最少,地域面积却是最大。尤其是雍州,已经扩展到原三苗的疆域南面。

大禹的意思,就是换掉原来东南西北四个州的王,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姒启早晚要继承大位,中州之王的位子,再占着就不合适了,也需要让出来。过了些日子,大禹就把九州之王,全都召集到帝都。

原来的中州被兖州和徐州划分了,为的就是拉拢两个王。剩余的其他王,却是都换了位置,很明显,每一个在原来的势力都不灵了。愿意调换的,可以继续做王,不愿意调换的就地免职。

姒启明白,帝父这是在给自己拔刺。试想一下,一个王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没有十几年的功夫,是站不住脚的。等十几年以后,大禹的布局就完成了,谁想再对朝廷不满,灭掉谁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上一次的统一货币,聚集了天下之铜,和天下之金。金子就不用说了,是朝廷所有。可是那些天量的铜,留着也不是一个办法。姒启建议继续铸造制钱,可以是国库充盈,大禹却是不愿意。

大禹说道:“一个国家,金钱不能太多,太多了会引起纷争,我想,我们已经重新划分九州,就用这些铜,铸造九个巨鼎,放在帝都最显眼的地方,用来震慑九州各个王,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大禹主意已定,姒启也不敢违拗。大禹就召集天下能工巧匠,将铸造制钱剩余的黄铜,铸成了九只硕大无比的铜鼎。每一只铜鼎,需要三千人才能拉得动,可见这铜鼎是多么的巨大。

九鼎铸造完工,大禹就特意修建了存放九鼎的天坛。地面都是巨石铺平的地面,每一只铜鼎,都放在天坛上面。铜鼎上面,刻着九个州的名称。但九鼎的重量却是最机密的事情,就连铸造的人都不知道。

因为,设计铜鼎重量的人,都被大禹处死了,没有人知道,铜鼎的真实重量是多少,这是大禹的心计。

大禹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大禹就召集群臣,来到九鼎的天坛下面。说是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议论朝政。果然,那些不知轻重的大臣就议论纷纷。其中一个竟然问大禹:“陛下,九鼎的重量是多少?”

大禹当即大怒,说这个问鼎重量的人想造反,喝令武士推出去斩首。从此之后,再也没人敢问九鼎的重量。后来,问鼎天下就是造反的意思,这是后话了。这九只铜鼎就成了国家的象征,鼎在国家在,鼎不在了,国家就完了。

伯益在嬴王城,始终关注着朝廷的动向。飞鸽传书传来的消息,伯益思考了一下,就猜出大禹的心计。大禹表面上是震慑九州,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儿子做准备。伯益也猜得出,让自己先立国,也是一个诱饵。

大禹是在看看,九州各王对待立国的看法。自尧帝开始,自称天帝,却没有一个真正的称谓,下设九州九个王,也都是松散的管理。从舜帝继位,到自己继位,大禹看穿了这里面的门道。再这样下去,自己的儿子,还是被废黜。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