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275、番外十五 林爹:元宝纪事(1 / 2)

元宝一岁的时候,林鹊大伯的妻子,元宝一直喊大伯母的李氏,林行的亲祖母、申大嫂子的婆婆生病了。

年前就不大舒坦,得了风寒,请医延药一个多月都不见好。

后来去城里找名医看,年后春儿好了些日子,转咳症,一入夏又渐渐不好了。

元宝每天到鹊大伯家读书,跟林行一起去瞧过大伯母,李氏个贤惠的旧式女子,总说己好多了,让孩子们不用担心。但依元宝看来,没有好的。

不然早该下炕,也出屋溜达溜达。

在当下,四七岁已经不算年轻人了,说老人的年纪也不过。

林行跟祖母的情好,就担心祖母的病情。跟元宝叔说,要父亲了,不何牵挂担忧哪。

元宝问,“没跟申大哥说一声么?”

林行渐渐长大,已非懵懂孩童,担忧的说,“娘提过,祖母说爸在国外读书不容易,她没什么事,若告诉爸,倒让爸分心,耽搁了功课,博士学位挺不好拿的。”

元宝一向胆子大,也没有这别人家的事不好随便插嘴的想法,元宝说,“这然大伯母对申大哥的慈心,可咱们也得替申大哥想想,人这一辈子,博士随时能读,母亲可就这一个。大伯母都病这些天了,不跟申大哥说一声,觉着这样不好,把申大哥当成什么人了?就咱们念书,有个不舒坦能跟先生请假呢。申大哥就在海外上学,也能读假吧。”

林行想了想,心性醇厚,也说,“要娘生病,也不想有人瞒着的。”

回去跟娘学了元宝的话,林申妻子再三思量,她写了封信,打发车夫赵凡送到她娘家。托娘家哥哥给丈夫发了邮报,把婆婆生病的事情告诉了丈夫,要说病,也不大病就咳嗽,时不时低烧,小半年了,一直没见大好。

这一个明智的作,林申七月到家,李氏已经瘦的脱了形,但见到儿子时带着明显的喜悦,虽然嘴里嗔怪儿媳妇,可握着儿子的手,简直一刻都不想放。

第二天,李氏精神头就格外显好。

不过,这也并非医学奇迹,一个月后,刚过八月节,李氏便在儿孙的不舍中过逝了。临终前交待林申一要完成学业,行哥儿好好读书,她的嫁妆就都传给孙子行哥儿,有一箱子给元宝的。

因元宝每天都来,在林家吃住,虽族侄辈,李氏也拿元宝当半个孙子待。

李氏那个年代里平凡又普通的女性,或者她的命运平顺的,在娘家时未经艰难,嫁到夫家也算与丈夫恩爱,儿孙都懂事孝顺,即便社会波动,外头的事也多有男人拿主意,她就这样平顺的走完一生。

但,生命的逝去依旧令人伤,元宝哭的眼睛都肿了,嗓子也哑了。

这第一次受到悲伤。

元宝甚至想到顾先生讲史书时,书里那些炼丹想长生不老的皇帝,那时元宝想,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世上哪儿有长生不老啊!

可在这一刻,突然理解了长生的魅力。并不想长生,可想让身边的人长生,不喜欢看到亲人朋友逝去,讨厌伤悲痛,希望能一直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但,人生怎会都欢欣快活呢?

元宝己伤心的不行,会体贴的安慰申大哥。个体贴的孩子,宽慰申大哥说,“寿数长短,恐怕不们这样的凡人能做主的。大伯母在世时,不跟亲戚们一起聊天,就跟大嫂子管理家务,过的特别有精神。虽然大伯母不说,也能看出来,因大哥有出息,大伯母才觉着,日子过的有滋味儿。”

“这样有滋有味儿的过完一生,比浑浑噩噩的人生强多了。”

丧事结束,林申依旧服素,摸摸元宝的头,“。只人难晓命运,若母亲这么早过逝,当初就不出国读书,而伴在她身边了。”

元宝觉着申大哥跟以前不大一样了,以前的申大哥个有些潇洒的人,现在有一种说不出的稳重的气质。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