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七章 闯军来袭(1 / 2)

“李自成这个人确实有枭雄之姿,正如三弟你所言,其手下聚集的亡命之徒皆是敢杀敢拼的主。相反朝堂各部官员真正办事的少,尸位素餐的多,党争利益纠缠,就算有那么几个忠心体国的,要么不得势,要么受排挤,长此以往,不亡才叫怪事。”

宋献策对李自成的感官显然不错,不然他也不会准备去投奔李自成的义军,虽说如今被公孙翊半拉半扯的托住,但对于李自成他仍然保留着意见。

“大哥,李自成成王成龙咱不管,现在咱们的目标是我华夏血脉衣冠的延续,所以当务之急,我认为咱们还需要整备军务,三弟有句话说的好,枪杆子里出政权,咱越琢磨越觉得有理。”李岩这个民团总教头,如今光有编制的队伍就有七百五十人,加上还有几万民夫调遣,使得他迅速的从军事理论走向了军事实践。

七百五十人的队伍加上几万民夫,虽然不是真正的战兵,但实际调遣起来更复杂,但李岩不愧是个天生的将军,经过这些时日的磨合,他如今指挥起这批人马来,那当真是如臂驱使般简单。

“怎么,你还想把那三万民夫都武装起来啊?你要这么干,明天锦衣卫就会把你三弟抓进京城的昭狱受审。”宋献策悠悠的说了句,道:“不过咱们这样干等也不是事,我琢磨了一计,是不是派人去南阳传谣,就说咱们永城今年喜获丰收,足有军粮十万石,如此诱饵必然会引起李自成所部注意,到时若他派兵马前来抢粮,咱们也就师出有名了。”

“三弟,大哥这个计策好,咱们现在缺乏名义上的募兵领兵之权,但要是叛贼杀来,咱们招募百姓守城抵抗,也就师出有名了。”李岩也是眼前一亮,连连点头附和。

“大哥二哥,你们是不是有些太心急了?大明的国祚好歹还有好几年,咱们如今招募再多兵马,也要受朝廷差遣,甚至还会招来朝廷猜忌,这样会不会得不偿失?”公孙翊苦笑一声,给宋献策与李岩续上酒水。

“不,不,三弟你这是被你身上的官身制约了,我们并不是要招募大军,只是让永城经历战火,让咱们手中的人丁接受战火洗礼,只要多经历这么几次洗礼,咱们才能优胜劣汰,得到百战精兵,同时也能在战场中获得更多的战功,否则以你一个知县品级,光靠每年给皇帝送银子,三年后撑死也就能做个知府。相反咱们只要打退几次叛军攻城,斩首达到一定数量,就会获得军功,凭借军功升职,这才是真正的捷径,比你每年给皇帝送几十万银子强多了。”

宋献策举起酒杯,陶醉的喝了一口,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

“自古军功都是升迁的捷径,正如大汉时期,无军功不得候的规定,在本朝同样有效,所以三弟你要想站稳脚跟,那这战争你还真不能逃避。”李岩深以为然的点头附和道。

“二位哥哥说的不无道理,那这事就交给你们去办,咱们也别太招摇了,万一把李自成亲自招来了,那咱们可就吃不了兜着走咯。”公孙翊见他们都坚持诱敌方案,只得打趣的答应了下来。

“哈哈,三弟你这玩笑可不好笑,李自成要真来了,万一被咱们给宰了,这可就是泼天功劳了。”李岩却是个乐天派,竟然还指望着拿李自成的人头邀功。

“二弟言过了,李自成可不是个善茬,他要真来打咱们永城,咱们就要拼命也未必守得住。”宋献策见李岩口气这么大,也忙出言压了他一下。

“得,咱罚酒。”李岩笑笑,举杯自罚道。

时间进入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寒霜遍地,天地一片萧条。

这一年的中原出奇的冷,遭遇了大旱之年的中原百姓,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严寒兵祸相继而至,百姓没有等来朝廷的赈灾粮,反而等来了催缴赋税的差役,在这样一个年景里,早就活不下去的百姓,唯一的活路反而是投奔叛军。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