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章 大明必亡(1 / 2)

面对黄道周灼灼逼人的目光,公孙翊并没有露怯,而是平静的道:“先生反对的立场主要是认为叛贼不足惧,而向建奴议和,则有违我大明祖制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

“先生更怕此风一开,今后大明天子大臣,一遇外敌就会议和赔款和亲,从此我大明子民血气全无,重蹈两宋覆辙。不知先生以为小子说的对不对?”

“好,好,不想你一介少年,却有这番见识,胜过满朝大臣矣。”黄道周欣然点头,显然公孙翊这番话说到了他的心坎。

“然先生不知,大明若不能快刀斩乱麻,解决内患,到时内有反贼,外有建奴,不出十年大明必亡。”公孙翊直视黄道周,大明必亡四个字一出,却是震得黄道周心头一颤,此时此刻的黄道周绝对没有想过,大明会亡,就算是满朝文武官员,此刻也断然不会相信,大明会亡。

“竖子住口,住口!”黄道周心颤之下,勃然变色,伸手直指公孙翊。

“先生自然是不信的,不然也不会强硬的当着圣上的面骂杨尚书是祸乱朝廷的奸佞了。然事实上我大明现在不但有,还有天灾,陕西有几年没下雨了吧?昔日的关中平原如今赤地千里,百姓易子而食,他们都活不下去了,能不造反吗?而且这几年朝廷为了平叛,不断征赋加税,如此长期以往,别说遭遇天灾的中原,即便湖广之地的百姓也将不堪重负,到时天下皆反?大明焉能不亡?”

“杨尚书显然也看到了这点,他才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秘密向建奴议和,从而朝廷能够空出兵力,镇压平叛,然后再挥兵北上扫灭建奴。同样圣上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才会一意孤行的支持杨尚书,把先生贬出了朝廷。”公孙翊这番话说出来,黄道周的酒意早已经被惊醒了大半,额头上的汗珠不停的落下,呼吸也变得急促,显然他此刻的心情特别的激动。

“老夫错了吗?老夫真的错了?”黄道周喃喃自语,一时有些接受不了自己坚持的正统为何会错了。

“不,先生没有错,先生坚持的民族大义,节烈忠义永远不会错,这点历史已经证明,忠孝节义乃是我炎黄子孙传承,是永远不会错的。”公孙翊见这老头要魔怔,忙出言大喝道。

“对,我没有错。我坚持的是国家的大义,杨嗣昌坚持的朝政时局,他也没有错,看来之前是老夫狭隘了,老夫当修书一封给杨尚书,向他表示歉意。”黄道周幡然醒悟,却丝毫没有因为政见不和而对杨嗣昌产生偏见,如此胸怀实在难得可贵。

“先生高义,小子拜服!”公孙翊心悦诚服的作揖拜道。

“了不得,了不得啊。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见识,老朽不才,不知汝可愿意拜入吾门下受学。”黄道周这是真的见猎心喜,像公孙翊这样少年俊才,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先生不弃,实乃翊之荣幸。”公孙翊欣然下跪,隆重的行了跪拜之礼,至于拜师大礼,自然还要重新举行,古代授业恩师,必须行大礼的。

“好,好啊!”黄道周伸手扶起公孙翊,满目都是喜色,能够收下如此弟子,当真是不枉此行。

重新落座后,黄道周心情总算轻松了不少:“翊哥儿,那你认为杨尚书何时能够平定叛乱?”

“不知恩师可听过一句话,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公孙翊答非所问的反问道。

“此话虽然粗浅,却蕴含道理,莫非汝以为杨尚书不具备统领天下兵马平乱的指挥能力?”黄道周自然是聪明人,一点就透。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