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章 文名(1 / 2)

作为长年在太白山上隐居的活神仙,孙药王住的地方也不是什么简单的茅草房,而是一个两进的小院子,算不上气派,但整体布局却给人一种出尘之感,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仙家洞府的那种。

李恪用自己并不算渊博的建筑学知识评估了一下,只是看这个布局,这个小院子里,神堂、卧室、书房、厨房、粮仓应该是一应俱全的,跟着孙思邈在太白山里面科考的,估计得有那么两三个人。

当然啦,仙家居所嘛,外人来了肯定得叫草庐,你没看《封神演义》里面,牛逼不解释的十二金仙下山,在西岐城外住的地方叫“芦棚”?

你要是给建个金碧辉煌的大宫殿,或者吹一个金碧辉煌的大宫殿,那就没有人间真仙的仙气儿了,嗯,虽然昊天上帝住的也是宫殿,但云海缭绕的地方能和凡间的宫殿相比?

这就和史书里吹大儒“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一样,真穷还能借到书?别说借书的门路了,笔墨纸砚都买不起的!

但“君子固穷”嘛,做游戏要有人带,没规矩的话,大家都不好玩。

“贫道未见你时,知你纯孝;初见你时,知你颇有勇力。”

前院里,一个中年道士和一个小道童分列两厢,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的孙药王轻抚长髯,看着面前的李恪,面带微笑,“再有听闻,却不想你是个修道的天才,贫道在这山中行走,那黄冠子和魏玄成的飞剑传书却是一日一封。”

李恪知道这是孙药王在感慨,就像上辈子自己刚考上研究生的那天,导师给新学生训话一样,所以就安静地听着。

“等贫道回了这里,却又听说了你的颇有文名。”

孙药王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一点儿唏嘘,“当日也是贫道走的急了些,未曾探查你的根骨,倒是险些错过了一个纯孝的好孩子。”

“师父谬赞了。”

李恪老脸一红,连忙谦虚了一声,顺带很不要脸地先把师徒名分定下了,至于纯不纯孝,再议吧。

而他那个所谓的文名嘛,其实也是触景生情搞出来的,还很无耻地做了一次文抄公来着。

你想啊,阳春三月,他李恪要离开长安,到太白山随着孙药王修道,杨妃这个当妈的能不担心么?

所以在便宜老爹御赐的大氅里面,杨妃亲手给他缝了一件衣衫。在这个皇后都要“亲蚕”的年月,杨妃这种四妃也不可能不会女红。不过到底是不经常用,纤纤素手上很是扎了下,流了几滴血。

于是李恪触景生情,就来了一首《游子吟》。反正这年月,别说孟郊了,孟郊他太爷爷都未必出生,他抄一首诗……那能叫抄?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