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 56 章(1 / 2)

关于哥哥的疑惑只是一闪而过,宁知星看着墙上不知何时多出来的报纸,便有种被公开处刑的感觉。

叶副校顺着宁知星的目光往墙上看,脸上便有些忍俊不禁,宁知星和宁知中时常在她家里吃饭,她现在对这两个孩子是越来越了解。

这关于自己的采访和照片被登记在省城级别的刊物上的事情若是落在别人身上,那是肯定引以为豪,甚至想大肆炫耀一番的。

可落在知星身上嘛……就能立刻瞧见这孩子涨红的脸,看,这都过去能有一个月了吧?这孩子还不好意思呢!

宁知星瞧见了叶副校调笑的眼神,心里的吐槽遍如同弹幕般到处飞舞。

当时一个寒假没听到后续消息,上了学后大家也一切如常,她便渐渐地放下了防备,那时候她还以为是采访不够分量,没能顺利登载呢!宁知星对报业的了解比较简单,她想选题采访后发现效果不好最后选择不刊登应该挺正常。

可谁能想到,就在四月底的某一天,一份加急送来的报纸打破了平静的学习生活。

那位记者先生是市里来的,但是着采访却没放在市报,反倒是放在了省报,而且还整整占据了一个版面,这排面可不是谁都能有,就是那些大新闻都只能占据半版。

比起登载的报刊,更让宁知星震撼的是这篇专题访谈的内容。

标题写的是走进东城小学,可无论谁看都会发现,宁知星和宁知中两人才是贯穿全文、无处不在的灵魂人物。

是什么让记者发现这样一所平平无奇的小学?是他们俩一骑绝尘的好成绩。

在学校的老师看来,他们不只是自身能力卓群的天才,还是带动同学的优秀领头羊。

他们的存在也应证了东城小学老师们的坚持是正确的。

文章中着实花了好些笔墨在描写宁知星和宁知中的优秀,记者深谙正侧面描写的技巧,从两人自己的发言、到老师同学们的看法多维度验证,还摆上了两人入学以来的成绩作为辅助证据。

总共插入的五张图片里,就有三张照片的主体人物是他们俩。

当然,记者也不跑题,最后收回正题。

这看似平凡的,可能会让人觉得没有存在意义的学校同样是知识的摇篮。

这里有坚守的老师、勤奋的同学、天才的孩子……他们共同前进,当放下或许存在的偏见到此的时候,那就再难生起把它放在纯粹利益的天平上衡量的想法。

它存在着,它在这。

宁知星看到文章的时候,心里是替王校长、叶副校开心的。

这不说她和哥哥的成绩,就单说这篇文章,就能够替东城小学续上好一段时间的命。

不过吧,这感动归感动,这位好心的记者也太能包装了吧!单看那文章,宁知星就能立刻联想到一万个名人故事,再多个自身成就和什么类似废寝忘食手表丢进去煮火锅这样的经典故事,恐怕都能经典咏流传了。

呸呸呸,不存在的,她抖掉自己的鸡皮疙瘩,她又不是什么名人,这也不是什么知名刊物,估计再过个几十年,那也就只有报社或者图书馆留着留念了。

叶副校看着宁知星,眼底全是温柔。

很多事情两个孩子不知道,可她和王校长是清楚的。

这篇采访之所以能登上省城的版面,那其实还是沾了两个孩子的光。

王校长之前已经和记者通电话了解清楚了情况,据说是那位很看中宁知星和宁知中的陈教授看了报纸颇为感慨,帮忙介绍了省城报社的主编,这才能把采访发到上头。

他们把这报纸一挂,其实也就和得了尚方宝剑一样,之后要是再说要拿本应该属于东城小学的资源给西城小学,那王校长也有依据能据理力争两句。

她前两天还和王校长在感慨呢,说他们有了知星和知中这两个学生,是占了两个孩子的便宜,他们只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多帮着一些,就比如最近,叶副校是顿顿给两个孩子加餐,知星看不太出来,但知中看着就壮实了不少。

叶副校摸了摸宁知星的头,便要宁知星出去了。

当初王校长和宁家家长沟通的是这次考试让两个孩子去试试手,但通过这几次模拟考试,王校长和叶副校心里都有数,以两孩子的成绩,就是失手那要考上市里的初中也没太大难度。

叶副校可不想给两个孩子压力,她都想好了,这趁着离考试还要一段时间,她得要给孩子们好好补补。

宁知星才出门外,便远远地瞧见满头是水跑过来的哥哥。

宁知中的发型是个板寸头,这是夏日最流行的发型,清爽又好打理。

就像现在,上一秒那短得不行的发丝还是湿的呢,这么甩一甩在太阳底下跑过来,便看着干了一大半。

可他还不满足,刚跑到妹妹面前,宁知中便不情愿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还是光头好,抹一下就干了,可是妈和奶奶就是不同意。”

他瞥了眼妹妹手上抱着的书一点好奇的想法都没。

他可早就知道了叶副校他们在做《东城密卷》的事情。

叶副校之前喊了他一回,和他说之后学校要腾出一间小的办公室来放学校的荣誉和杰出校友成就,而他和妹妹就是头一批。

宁知中当时听了可开心,叶副校又说要他整理演讲稿的事情,他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之后他是想和妹妹说来着,可就是记性不好老忘记,难得想起来了,妹妹又刚好被叶副校叫走去问事情了,这就阴差阳错没对上,不过这反正是好事,也不着急说。

当有个目标时间的时候,便会觉得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得很快。

虽说现在初中还是两年制,可这学费就比小学要翻了一倍,再加上路途等原因,东城小学五年级的不少同学只打算上到毕业就回家。

可即便这么想,他们也依旧没有破坏教室里复习的氛围,毕竟他们不考试,同学们还要考试,而且经过他们班两位尖子生的熏陶,他们心里多少也生出了点想法。

这万一考得好呢?没准争取争取,家里人看得到希望会支持的。

最后一天在学校的时候,叶副校和王校长是轮着到五年级教室来再三交代。

一是不许今天晚上大吃大喝或是熬夜复习;二是强调了明天得准时就位;最后则是要大家仔细点把名字写对。

要知道升学考试可和之前的考试不一样,要正式得多。

东城小学的条件不好、教室也差,五年级的学生明天统一得到西城小学去参加考试,这就得先到学校集合再过去。

除却这些,王校长和叶副校也便没再说什么,他们现在可不敢给孩子们半点压力。

老师们紧张的同时,这份紧张也传递给了不少重视孩子成绩的家长,这时候反倒看着像身为当事人的孩子们最为镇定。

“阿星,阿中,你们吃。”

宁知星看了看几乎摆满桌子的饭菜,再看了看完全没有动筷子意思,只是盯着她和哥哥目不转睛的家人们一时无言。

当初入学测试的时候,她觉得家里人表现的已经够夸张了,可现在感觉就是升级版。

宁奶奶关切道:“怎么了?是不和胃口吗?你们想吃什么和奶奶说,奶奶去做。”

看着这能比平时多一点五倍的盘子数量,宁知中犹豫道:“奶奶,老师说了,今天不能大吃大喝,也不能突然补的,他说以前就有学生这样,结果考试的时候一直拉肚子呢!”

他的好记性及时上线。

“我知道,这些上回你小叔去给你们开班会回来说过的!”宁奶奶挥了挥手,一脸大气,“你们老师的意思我懂,可我煮的这些都是平时你们吃过的菜,而且每一道我都煮得不多,喜欢什么吃什么。”

说起家长会她就生气。

给知星和知中开家长会多让人开心啊!她也想去的,可这抽签居然让老三给抽中了,老三这还自己说是什么怕她辛苦、走远路,呵呵。

“好像也对……”

“那当然对了,你们老师的意思是平时那天天不吃,忽然吃一次不适应,可这些菜你们以前都没吃出毛病,咋会这次忽然吃出毛病呢?”宁奶奶有理有据,“你们要是还有想吃的可不许瞒着奶奶,奶奶难道是那种小气的人?”

奶奶,您就是那样的人。

宁知星没忍住在心里答了一句,要知道奶奶可有一手高深莫测的计量神招,平时每次煮饭烧菜那都是算得正好,他们家除非忽然煮大菜就没见过剩菜剩饭。

虽说奶奶对她和哥哥确实大方,可这大方的前提,那也是不许浪费的。

可今天,奶奶居然把浪费写在了脸上,这只是一次考试呀,奶奶。

“那我们一起吃。”宁知星没回绝奶奶的好意,而且她总觉得她要是拒绝,今天有点不对劲的奶奶能把毕生绝学都展示出来。

这话说完没多久她就后悔了,因为她被迫见证了一场空运大战。

只见空中筷子飞舞,宁知星和宁知中的碗成了众人的运输目的地,当两人饭碗中菜山渐起的时候,筷子们便开始交战,拿着菜就跑。

“太多了,吃太多也会撑的晚上睡不好觉。”

“你不懂,阿星不喜欢吃这个,你自己吃。”

“老师说了,吃清淡点,这个更清淡,吃这个。”

“我特地去问了,那几个家里有小孩考过试的都说考前一天不吃肉。”

这是一场没有血光的厮杀,宁知星和宁知中乖巧如鹌鹑,默默地等战争在一晃眼间结束,同时埋头吃饭。

这时候兄妹俩便展现了非比寻常的默契,当然要叫这位求生欲也很合适。

反正宁知星看过,这些都不比她和哥哥晚上的饭量多,而且菜色也确实都挺正常,不用阻止。

好不容易吃过了饭,家里的不对劲还没结束。

以前每天吃完饭一定要去工作室里做木工的爸爸不去了;每天在房间里拿着算盘算账的二叔不算了;一吃完饭就往床上跑咸鱼躺的小叔也不躺了。

奶奶默默地进两人房间,添了灯油不说,还在每人的床头放了一包糖,说是吃糖就有力气。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