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195、目的之间(1 / 2)

在所有人都能看到的世界里,蓝遥是大荒站上一个非常有名气的技术型粉丝,手握无数对星野基地的研究数据,也常常是基地面对各类问题情境中最权威的旁观者。

瑞徹·希尔维,则是以喜欢星野拓荒且多金爱撒钱为最主要的形象特点,是不止一个星野基地的最大打赏资金来源。

而郭子达,虽然没有格外亮眼的履历,却恰恰代表着大荒站上最庞大的群体。

这样的三个人,看起来只是星野拓荒粉丝群体的三种代表,他们一起来合作帮助自己认可的容易基地,听起来顺理成章。

但深究起来,又不是这么一回事。

郭子达他们更多是把关心星野拓荒、支持星野基地当成像支持自己喜欢的明星一样的消遣。

可论消遣,以希尔维和蓝遥拥有的资源和个人趣味,就不会选择关注星野拓荒了。

更不用费这么大力气,执着于支持容易基地。

第一次私底下接触之后,容迪就知道他们对容易基地的发展是有自己的需要的。

只不过这两人选择的都是先给予的方式,而暂且压抑了对自己需求的表达。

他们也不像蓝遥曾经帮忙传话的那个神秘力量一样,把事情处理成简单粗暴的利益交换。

这是让容迪愿意投桃报李,主动了解他们需求的最重要原因。

与其合作到后面,等着他们自己开口,不如提前寻求共同点,再集中力量。

郭子达是唯一一个在开始真把自己这次行动理解成“为爱奔现”的人。

但他听完容迪的问句,也很快反应过来。

瑞徹·希尔维和蓝遥的机器人并没有急着马上把自己的意图说出来。

他们相互看了一眼。

而郭子达则看着他们俩。

容迪和任子墨这边也很耐心的坐着,没有催促。

“要不,我先给老大你们介绍一些希尔维和蓝遥在内野的情况?”再次左右看看,郭子达忽然发现了自己可以发挥的作用,主动开口,“感觉如果要谈合作的话,可能你们更了解一些他们在内野的社会身份和平时关心的事情,就能更好的沟通?我感觉我还是能理解他们俩为什么会对星野拓荒感兴趣的,所以就我先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普通人眼里认知的他们俩吧!”

这是个很好的沟通台阶。

容迪马上点头同意了。

“我觉得可以这么比喻,如果把星野拓荒当成一个世界,然后内野社会也当成一个平行世界的话,他们两个在我们这里的出名程度完全不亚于容易基地在大荒站上的水平,完全不能算是普普通通的高等星系公民。”

“先说蓝遥大佬吧,他的身份和星野拓荒的关联度更高一点。”郭子达见希尔维和蓝遥也没有阻止自己的意思,就定下心,“我知道的蓝遥大佬算是内野学术界里非常出名的青年一代领军人物,也被很多人称为‘学术界的叛逆者’。一开始他是研究工程的,但后来进修时,却出人意料地改选了星野史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一直持续到现在,还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所。”

“你们应该也有接触过,星野史研究主要还是被认为偏人文社科,也不算很受追捧的专业。但我后来了解多了,觉得这个学科其实水很深。表面看着,都知道星野史研究主要是为了弄清楚星野以前的历史,同时也为星野未来的开发提供指引,实用性很一般。但我发现,联邦有很多的政界人物都是星野史的学历背景。而我们平时看到星野拓荒的话题受关注,也大多和政界的一些风波联系在一起。”

“以前我是不太懂的,后来跟蓝星研究所的其他研究员接触多了才知道。原来,在蓝遥大佬出名之前,联邦里普遍盛行的星野开发观点都是要靠人数去堆,毕竟星野的面积比内野大太多了。这一派的说法也相当于更亲近星野管理局的立场,支持星野管理局的很多做法,也可以算是政界的主流想法。而因为这一派的力量过于强大,以至于在很长时间里,质疑的声音都没有办法被听到。”

“后来是蓝遥大佬发表过的一些论文,引发了新的讨论,也让系统开发星野的声音越来越大。新的观点基本认为星野拓荒不可能只靠更多的初等星公民去推动,中高等星系的许多资源和技术都是有富余的,完全也可以用到星野拓荒上,加快开发速度,并以此换来更大的公民生存空间。因为不只是老大你们在的初等星有拥挤的问题,其实这些年内野的阶层分化也在不断加剧。一般的高等星公民的生活状态可能和初等星人更像,和大佬们的自由世界反而距离更远。”

“所以从研究的方向来说,蓝遥大佬就是很关心星野拓荒的。尤其是像我们基地这样能够快速成长的基地。”

说完,郭子达又看了一眼金色的机器人:“相比之下,我对希尔维还不太熟,但他比蓝遥更出名。希尔维集团你们肯定也听过,本来就是整个联邦最有实力的财团之一。瑞徹他是富豪阶层里面的富豪,平时跟我们也是没什么关联的。不过,大家都说,因为他是希尔维集团现任当家人的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成就方面的大发展前景。在他之前,希尔维集团已经有一个步入仕途且取得很大成功的大公子,还有一个作为集团接班人首选的二公子了。三公子只需要平安顺遂不惹事就行了。但好像瑞徹的纨绔形象还挺出名的,新闻都会说他挥霍且荒唐,但我自己是不记得他有干过什么不好的大事。”

有了这样的基础,再进行解释就容易多了。

蓝遥接着开口说道:“星野史研究的流派不止这两个,核心的冲突也并非用人与用技术。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能看得出,仅依靠初等星公民的人力来开发星野是一件非常低效率的事情,尤其是星野管理局还明显限制了你们的技术手段。很多在内野可以一个人解决的问题,却逼得你们需要用几十甚至上百人花更多时间去堆砌。究其根本,并不是技术在星野里推广的成本有多高,而在于现在拥有话语权的那一批人希望看见的,就是这样低效率的星野。”

“尽管现在看起来,生活在内野的人类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但如果把内野资源的总数和星野潜在资源总数作一个对比,后者将在总量上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即便大家都认为星野是‘荒芜’的。如果这样的星野资源被一口气开发出来,那最后发挥资源并赢得话语权的人将不只是现在说了算的那些人。所以,这其实就是个利益问题,是两种甚至更多种立场的利益之争。”

“容易基地希望打倒的压迫者星野管理局,在我们的角度看来就是星野资源的垄断控制者,也是我们发展意图的拦路石。我个人并无意利用星野资源去获取更多财富,但我认为星野管理局现在的做法是损害了整个联邦所有公民的利益,来换取少数人的垄断优势。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星野研究史里的两大流派形成,也和研究者的出身有关。你们可能没有接触过大迁徙之前的历史,对于内野来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能算土著。比如我的先辈就是来自星野西区的文明。当初无数文明向内野而来,为的是躲避当时的宇宙危机。先到的高等文明侥幸拥有了中高等星系公民的身份,后来的,就只能跻身为实际意义上的次等公民初等星人。但那个时候,所有来寻求庇护的文明都没有想过自己会有回不去的一天。我们自己放弃的家园最终成为了边关镇守者的财富矿场。所以,其他和我一样主张更积极开发星野的学者很可能和我有类似的出身,他们的目的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