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六章 古云重现!(1 / 2)

西湖更不像黄河。

黄河虽是皇州千古文化的发源地,惟它太霸道!它太骄横!经常波涛汹涌,巨浪滔天,范滥成灾,令苍生对它爱了又恨,恨了又爱,爱爱恨恨,无所适从。

故而对比黄河的忽冷忽热,西湖,简直宁逸如一个深具内涵的处子。

然而,太具内涵的君子,许多时候一旦给揭穿了,也许只不过是一个伪君子。

太宁静太漂亮的地方,也许,亦是最危险的地方。

就像西湖。

就像西湖的雷峰塔……

雷峰塔,相传始建于吴越。

据闻,当年“吴越王钱叔”因为其宠妃“黄氏”得子,遂计划兴建一座十三层高的砖塔,以八万四千卷佛经,为“黄氏”祈保平安之用。

故,雷峰塔;又名“黄妃塔”。

其实一个男人;若非对一个女人存有极深极深的爱,怎会不惜斥用巨资为她建塔祈保她平安长命,安享天年?也许还巴不得她早死早着,好让他快些续弦再娶!

故而,雷峰塔,也是一个痴情男人对自己心爱的女人所作出的承诺!

讽刺的是,传说这座雷峰塔下,却埋着一个惨遭最爱出卖的可怜女子——白素贞,她与“黄妃”的际遇,直如天渊之别,相距甚远。

雷峰塔自建成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也经历了数度修葺。

据说,最后一次修葺雷峰塔的时间,约在百多年前,大概是在法海和尚把白素贞收在雷峰塔底的前后……

这次修葺,传闻是由一个不明来历的神秘团体斥资,究竟这个不明来历的神秘团体,会否也和白素贞有所牵连?

经过这次神秘的修葺后,雷峰塔,又会否仍是原来的雷峰塔。

抑或,它已变为一个为保盂钵而满布杀机的——

陷阱?

残阳如血。

当黄昏的残阳映照在雷峰的塔的时候,当雷峰塔浴在一片血红里的时候……

一阵温柔的晚风轻轻拂过塔顶,一个人已如风中的鸿毛般出现在塔顶之上。

是古云!

其实在过去数天以来,他一直皆曾以游人的身份走进雷峰塔内细心观察,发觉这座十三层的高塔,除了每一层四壁都钉着放满佛经的桃木书架外,内里并无其余器具,一片寂寥空洞;古云甚至找不出任何半点机关的蛛丝马迹。这座塔,看来真的仅是一座名胜古迹,只供游人游览,塔内也无人看守、管理。

不过既然传说白素贞埋于塔底,所以古云也曾仔细视察最低的一层,得出的结果极是一样;这一层亦无异样,而且,地面的石质甚为坚固,地下并不似是空的,也不像埋着什么东西。

既是如此,那,难道关于白素贞与盂钵的传言均是假的?

古云并没有否定这个可能,也没有肯定这个可能;他对事物的见解向来十分独特,在这三日之内,他斗地升起一个这样的想法:

“最宁静的地方大都是最危险的地方;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或许只因它欲分散人们对某个重要地方地注意才会引人注目;故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未必是关键所在。”

不错!一直传言白素贞是埋于塔底,极有可能是想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可能,真正关键所以,会在与塔完全相反的——塔顶。

而古云这三天以来——从没到过塔顶!

因此,到了今日黄昏,待得游人尽散之后,古云第一个出现的地方,居然是雷峰塔上最高的塔顶,那个以四面三角瓦顶斜斜砌成功塔顶!

他猜对了!甫上塔顶,他便发现了一些东西,一些他想不到的东西!

但见在塔顶其中一块瓦片上,深深刻着十六个草而苍劲的字:

西湖水干,

江湖不起,

雷峰塔倒,

白蛇出世!

古云随即喜上眉梢,这十六个字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新发现;既然曾有在这个寻常游人难到的塔顶刻下这些字,那即是说,刻字的人并不想这十六个字给群众知道,刻字人的用意,是想给一些具有掠上塔顶能力的人知道。

再者,所刻的十六个字并无遭受岁月侵蚀的痕迹,明显是最近才刻上去的,极有可能,仅是这数天的事而已……

故古云心头乍喜之余,同时不由一阵惑然。

究竟是谁知道他已来了西湖?究竟谁在暗里帮他?

这人,或这般人,到底是敌是友?会不会是一个陷阱?

他的记忆并没有完全恢复,有关西湖的事他了解的也就比普通人多一点而已。

古云并没多想,只因他此来既是为了盂钵,如今又已得到提示,前路尽管是血河火海,也必须先找出盂钵再算。

他于是反覆咀嚼着这十六个字:

“西湖水干,江潮不起?西湖如此壮阔,如何可以水干?这为首八个字绝不可能发生,看来没有什么特别意义。至于‘雷峰塔倒’虽然可能,但雷峰塔倒下后,白蛇真的会……重视人间?”

古云愈想愈觉这十六个字荒诞无稽,霎时茫无头绪。此时晚风已愈刮愈猛,他一头长发在风中飘飞,那个极为倾斜的塔顶似亦给晚风刮得轻微颤动;古云马步纵稳,惟亦感到有点摇摇欲坠似的,不期然一手捉着那个粉雕玉琢的柱形塔尖,赫地,他又发现了另一件怪事——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