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章 庆康大人(1 / 2)

第六章庆康大人

回到石申根的家里,杨树根顾不上休息,马上让石申根修书一封,说明了情况,绑在信鸽腿上放了出去。

这天费叶平正在自己家里,给平阳府来的庆康庆大人鉴别几件古玩,

这位庆康大人是听博古斋的佟掌柜的介绍,慕名而来的,前来请费叶平为他的古玩掌眼,

(其实庆康大人来有两个目的,一是给古玩掌掌眼,二就是投石问路,探探费叶平的底子有多深,)

这庆康大人可是来头不小,他可是正儿八经的八旗弟子,皇亲国戚,经常陪着大贝勒出入皇宫深院以及朝中重臣之宅,在这个圈子混的是风生水起。

不过就是特别爱好收藏这一口,是博古斋的贵客,也是黄河两岸收藏界里面,最有权有势的人。

(其实庆康大人在燕京城里,也有一家名叫秦砖汉瓦坊的古玩店。)

听说费叶平的名气以后,就死缠烂打才从博古斋老板那里,打听来费叶平的详细地址,今天才专程前来拜访。

庆康大人来时带着众多的丫鬟和差役,前呼后拥的来到了费叶平的门前,着实把费叶平这个江湖汉子吓得不轻。

以为是盗墓案发了,官府来抓他,刚要准备翻墙逃跑,伙计来说是平阳府的庆康大人前来拜访,费叶平这才放弃了翻墙的想法,硬着头皮前去迎接。

一边往外走,一边听伙计这么一说,费叶平总算弄明白是咋回事以后,这才彻底放弃了逃跑的念头,坦然从容的的接待着庆大人一行。

庆康大人今天拿来的是一件蓝釉炫纹罐耳方尊,第二件是一件彩绘陶釜,还有一些杂乱的玉器挂件,全都是拿来让费叶平鉴别断代的。

费叶平安顿好庆康大人,这才装逼的用一个铜盆洗了洗手(平日里鉴别什么器物,从来没有洗过手),

用一段崭新的白布擦干了手,这才拿起那件蓝釉炫纹罐耳方尊,

这个蓝釉炫纹罐耳方尊通体高八寸,口径二寸半,

看看方尊的釉色,又仔细辨别了方尊的炫纹,这才对这个蓝釉炫纹方尊做了断代,

只见他不紧不慢的说到:“这件方尊应该是明永乐年间的仿品,”

庆康大人端起茶杯,优雅的抿了一口问道:“喔,仿品,有点意思,你说来听听。”

费叶平左手拿起那只蓝釉炫纹罐耳方尊,不亢不卑的说到:“其一是这口方尊它的釉色不正,太艳丽,有点妖,其二就是方尊的四个边上的釉色,做的太假,

一般好品相的瓷器,四个或者多个边上的釉色,都比物体中间的釉色浅,这是正常釉色流淌的规律,所以四个或者的多个边上的浅色,收藏界就叫做出筋,这件方尊四个边没有出筋的现象,

其三就是方尊的底部,也就是圈内人说的圈足,有点瑕疵,北宋官窑出的蓝釉炫纹罐耳方尊,应该是底部有三个小点,那是烧制的时候,底部放在一个三个银针组成的支架上烧制的,

可是这口方尊没有这个特征,圈足上只有明显的蹲放痕迹,所以我断定它就是明朝永乐年间的高仿品。”

费叶平刚洗说完,庆康大人就面漏喜色,有节奏的拍了拍几下手说:“高,实在是高,名不虚传啊!请再帮我辨别一下第二件器物。”

说完毕恭毕敬的伸出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可见他心中对费叶平是多么的尊敬。

费叶平拿起第二件器物,就是那件彩绘的陶釜,这件陶釜是大口折沿的一种器型,底部成锥状,

器型上布满了比较个规则的斜刀纹饰,器型通体是由一种黑褐色上釉的,配上红色的陶器底色,好像是彩绘的陶器一样。

他用手蘸了一点茶水,轻轻的在陶釜的彩绘处,轻轻的擦了擦,然后看看自己的手指,又看看陶釜的尖底,再看看陶罐的内部然后双手捧起,在桌子上平放着比划了几下,

这才双手捧着陶釜娓娓道来:“这只尖底陶釜,从器物的流线上来看,就不是历朝历代制陶人的作品,这个尖底不是制陶人一时激情而成的,

而是结合上古时候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所烧制的,为的是在这个陶釜盛满东西的时候,能稳当放置专门做成这个样子的,”

庆康大人饶有兴趣的追问道:“哦,你说这个尖底是为了放置稳当,这么尖的底如何放置?”

费叶平把陶釜拿起,底朝下比划着说:“应该是先用木棍再泥土地上,打一个比较粗的洞,再把装满滚烫食物的陶釜放在那个洞上,陶釜的尖底套在那个洞里就会纹丝不动稳稳当当的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