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4章 哥窑八楞炫纹瓶(1 / 2)

第五十三章哥窑八楞炫纹瓶

吴春月说完之后,知趣的转身来到木梯前,准备爬着木梯上去,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以免影响他的“锦绣前程”。

庆康大人先发制人呵住了他说:“吴大人请留步,不瞒你说,我是个古玩收藏家,特别爱好这些盆盆罐罐,不喜欢黄白之物,今天正好赶上兆头,两样都有,

我看这样吧吴大人,地下室的古玩我拿去收藏了,上面的那些黄白之物等一会你和这几个小徒弟,拿去买几杯薄酒解解馋吧!”

庆康大人的这番话,明眼人都看出来是为了封吴春月的口呀。

吴春月赶紧弯腰千恩万谢,然后和费叶平的几个徒弟上去分那些黄白之物去了。

回到了旅馆,费叶平问庆康大人:“贤弟,你可知道这八棱炫纹瓶价值几何?”

“不知道呀,我就知道哥窑是古代五大窑之一,鬼才知道它的作品能值多少钱呢?”

庆康大人貌似当过无赖一样,说话有点一推六二五的味道,行为为点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劲头,十足的痞子形象。

看的几个徒弟们面面相窥,心想:“庆康大人也会耍无赖啊,”

费叶平神秘兮兮的一笑说:“你让吴县令和那几个徒儿们分了那些金银,我还以为你估量出这两件哥窑瓷器的价值了呢!”

说话着把哪个瓷瓶子放在了桌子上,几个徒弟这才看清楚了这个瓷瓶子的庐山真面目。

这是一件月白釉的瓷瓶,高不足六寸(18公分左右),瓶口直径一寸有余不足二寸(6公分左右),底部直径二寸有余(7公分)。

瓷瓶的整体品相完好无缺,瓶口呈平撇状,口沿以及棱角上呈铁黑色,

瓶颈细长,有两道炫纹卡在细颈上,犹如戴了两个项圈,

瓶腹呈扁圆,有八个棱角,棱角呈铁黑色。

圈足底漏胎处呈铁黑色,底部有五个支钉烧痕,中间有一方形落款,上书大宋哥窑四个字。

器型施釉均匀,内部和底足呈满釉,器身釉面布满“金丝铁线”开片。

“我知道了,师父,这个瓶子肯定是宋代的,”雷碾子是第一个邀功的,

“就你知道,那么大四个字,大宋哥窑在那里写着,谁不知道啊,傻子都知道呀,”

史大夯又开始给雷碾子来釜底抽薪这一招了。

“你?你………”雷碾子急得说不出话来了,结结巴巴都出不来气了,最后气的一拍大腿,坐到那里不吭声了,

这情景看的庆康大人哈哈大笑,直呼叫到:“哥哥呀,真羡慕你啊,每天有这几个开心果在你身边,你寂寞得了吗?哈哈………”

费叶平貌似安慰雷碾子似的说:“碾子说的没错,这只瓷瓶就是宋朝的,据我仔细品鉴,断定是北宋年间的作品。”

“哦,哥哥从那里看出来是北宋的,说来听听?”庆康大人的兴趣来了。

费叶平马上瓷瓶,对着他们几个讲到:“首先我们从开片上来看,因为哥窑最大的特点就是开片,是以大开片的金丝铁线而闻名的,

你们看着瓶身上的开片,大开片套着小开片,大开片颜色呈黑篮,俗称铁线,小开片颜色呈金黄,俗称金丝,

粗疏的黑篮裂纹交织着金黄的细密裂纹,呈密而不疏,曲而不直的形状分布着,这种自然的窑变开片,正是北宋哥窑的招牌特征。”

费叶平端起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茶水接着说到:“看完了开片,再看釉面光泽和釉内的气泡,哥窑的釉是无光釉,看上去是油脂一样的光泽,没有反光,和其它几个窑口那种琉璃光的釉色截然不同,

再到烛光下面,斜着看釉面下面的那些小气泡,这是由于哥窑瓷器的釉层过厚,导致釉面里面残存许多小气泡,向米粒一样若隐若现,

北宋哥窑这一特点,被人称为“聚沫攒珠”,就凭这一特征,我断定这只炫纹瓶是北宋年间的珍品无疑。”

“我的娘啊,釉面里面有气泡?我看看,”

“我也要看看,这是个亮点,”

“别急,我看完了你们看,”

“果然是啊,一个大气泡,周围积聚好多小气泡,这个特征我记住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