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学艺青城(1 / 2)

一个月后,罗公远开始传授内丹术,采用灌顶加持之法,一尘一帆盘腿坐在面前,罗公远掌心按在两人头顶,真气发出,顺着百会穴一路往下,经过承泣穴,进入任脉,过会阴,沿着脊椎入督脉往上,汇于百会,第一次稍有障碍,接下去越行越快。几个周天下来,两兄弟感觉轻飘飘的,神清气爽,罗公远慢慢收回手掌,道:“尘儿帆儿,为师用灌顶之法打通了你俩小周天,等于打开了储水池的闸门,今后不懈修炼,真气越来越多,功到自然成。”

自此开始,每天子午两个时间,兄弟俩都得打坐一个时辰,罗公远延发灵气,予以加持,两人内功修炼进境很快,十二正经,奇经八脉都充满着能量,微小的脉络遍布全身,在罗公远灵气加持下,也在慢慢打通。

除了打坐练气,武学是必须涉及的,一听学武,兄弟俩非常兴奋,第二天一早就起床等在后院,武功有也由赤阳子教授。道士行走江湖,并非都靠道术,大多数道士限于资质或者没有名师指点,并不能学到道术,日常遇到歹徒,也只能靠武功防身,即使修到极致,道法也未必克制得了对手,这时候也得靠武功近身搏击,所以道教各派都重视武学的修习,从内丹术延伸出的武学,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青城武学走的是轻灵风格,创派祖师认为修道之人必须仙风道骨,轻灵飘逸才能符合身份。后山有一处山谷,天地灵气充沛,树木异常茂盛,相传曾有9龙在此蛰居,每当雨后,云雾缭绕,祖师从翻滚的云雾中悟出36式浮云剑法,端的是变幻莫测,锐不可当。但是掌法和剑法绝然相反,走的是厚重古拙路线,一力降十会,依仗的就是内力运用比别人巧妙。

赤阳子是由武入道,入道门前是川南天阳掌的三代弟子,武功走的是阳刚一路,年轻时好勇斗狠,四处找人比武,少有败绩,不可一世,终于有一天被内家高手用阴柔掌力击伤督脉,腰背酸痛,久治不愈,后得高人指点,拜入浮云观,修习内功,终于得以痊愈,从此收起好斗之心,专心修道,闲时把自己的天阳掌和青城内功结合,精炼为浮云十八掌,也是至刚至阳一路,威力非凡。

这时江家兄弟的武学就由赤阳子传授,赤阳子拿着盛满水的两个脸盆,命令兄弟俩用手掌击打水面,要求发出巨响而水不能溅出来。两人不解其意,遵命拍出,啪啪声中,两人浑身溅满水,周边道士哈哈大笑,罗公远也不禁莞尔。赤阳子一脸严肃,细解发劲技巧,原来这门掌力,要求的是发劲迅猛,在触敌一刹那吐出内力,让敌人退无可退。仔细讲解后,兄弟俩内功已有根基,慢慢就领会了,初始拍击水面都会溅起巨浪,慢慢的水花越来越小,最后只听得啪啪声响,而脸盆波澜不惊,这已是几年后的事了。

至于浮云剑法,走的是轻灵一路,赤阳子命令兄弟俩在密林中练剑,自己在旁不断把树枝扔向2人,要求在击打树枝的同时,自身不能和林中树木接触,练剑的林中树木越来越多,赤阳子扔出的树枝也更多更快,两人一场剑练下来,往往都是衣衫褴褛,狼狈不堪。不知不觉间,兄弟俩的剑法和轻功身法都在突飞猛进。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