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47(1 / 2)

淡定从容地显示自我个性,以及并不夸张地表现外在——是她就能将故事完璧归赵,并且还给故事一个本来面貌。

同时期的事物和同时代的人总能相互相成,是怎样的故事造就了她,她又造就了怎样的故事?然而任何人的想法都会受时代所限,也只不过是时代洪流里漂浮的树叶。那么怎样的时代造就了她,她又能说明那时代怎样的特征?

比如,互相之间就能彼此佐证,进一步说,属于她青年时期的目光清澈。往前数年头,原来那是仍留在民国时才会有的目光,至今也没改变——她也至今活在了她最美好的青春岁月。从这些她保留下来的品质中。所以,就能倒推出,还有许多跟她出生年份差不多的人,也拥有跟她一样的品质。

民国是中国人过得内忧外患和充满危难、苦难重深的时代。而中国正因为有了这帮有理想的青年,让他们积极勇敢地纷纷参与去抵抗运动,并且有能力有信念。所以中国在二战时,能旷日持久地对抗日军,永不言败。

这位老太太的年纪往前估算,想是必然经历过重庆大轰炸。

这让我想起,自己看过一个摄影师拍下在日军曾经将重庆足足轰炸六年半里,某一日渝中半岛的照片。拍摄地点离两江较远,在两江环抱的渝中区,朝两江汇合的朝天门码头方向拍摄。

令人触目惊心的不只在全是残垣断壁,也不只是已经几乎没有任何一栋完好无损而耸立的建筑,直接就能看见低矮处的两江。然而,最惊心动魄的是在整个半岛没留下一根“脊梁”情况之下,最靠近的左前方处,在一个残破的墙壁上,有四个大手笔的字——“越炸越强”——这种气势汹涌的话,一听就知道重庆人自己写的。那是重庆人炸不怕、炸不断的那份义薄云天的勇气,也是重庆人真正的“精神脊梁”所在之处——这就是重庆人一贯不服输、不畏惧的脾性。

我想,如果那时候的青年人至今还活着,那么,男人应该的目光如炬,女人应该姿态优雅,应该也会跟经历过同一时代的这位老太太的眼神一个样。

如果在芳华的年纪里不去为理想抗争,在民国时期更是到了国家危亡的时候,不去为国出力,甚至抛头颅、洒热血。

在任何时代都会有困难,但只有勇士才能让自己所处的不同时代带来的激流演变中去坚守自我——这得多自信,又得多有信念。

虽然伴随这位老太太的大多时代有太多悲苦,可她依旧能目光清澈。坚持秉性,不为时代所迫,不为他人左右,日子虽然过得细水长流,眼神脉脉宛如一泓清泉。

正因为她走过那个惨烈无比的时代,所以黑暗与恐惧便无法钻入她的心窝子里头去,而捣出空洞,每日迎接她的似乎只有朝霞与蓝天。

她颇为幽默,悲喜好坏都能化作笑谈。自己的优点不昭告于外,自己的缺点不隐匿在心——好一个逍遥自在,任凭谁家说去!因为有着一颗足够勇敢,并且安然知足,自然十分自信。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