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08章 策略调整(1 / 2)

野狐岭胜利之后,汉军基本上奠定了胜利优势。

根据各项汇总后信息,孙立德与将领们作出判断,唐军各式兵力损失总数将会在三千人以上。

斥候汇报,跟随唐王撤回王城,并且在战后到达王城参与防御的唐军数量不足千人。

在战败之后,大多数唐军将士开了小差,利用唐王兵败将领无暇管理败兵的时候,这些将士趁乱返乡,回家照顾亲人。

此时的王城如同不设防一般摆在汉军面前,南方出现了大批难民。

此时是汉军顺势南下,夺取王城的最好时机,

但是,孙立德下令主力停止南下,返回安阳郡休整。

只有李勇带领两千将士继续南下,进攻从安阳郡至王城的重要据点。

孙立德支走李勇的目的,不仅仅是让李勇打通汉军南下道路,孙立德还在这次任命中留了点私心,支走李勇之后,孙立德在推行政策之时,将会面临更少的阻力。

没有顺势夺取王城,并不是孙立德大意或者短视。

在孙立德看来,他已经实现了战略目标,将唐军主力击溃,此时的汉军拥有更多的试错成本。

汉军毕竟刚刚进入唐地,此时还不具备南下的条件。

唐地不仅地广人稀,而且,水网密集,汉军如果南下,必然可以夺取王城,但是,夺取王城未必能够消灭唐国。

唐军残部可以继续南撤,寻找其他坚固城池进行防守,汉军虽然得到了王城,却陷入了更大的后勤压力,处在一个更加陌生的作战环境。

孙立德认为,只有拥有足够控制唐国南部的能力,汉军才适合出兵王城。

而且,汉军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非来源于外部军事压力。

随着决战结束,大量善后工作需要处理。

汉军都是北方士兵,将士们出现了大量水土不服情况,这些将士需要得到恢复与治疗。

决战之后,汉军物资消耗极大,此时留存的物资远远不足以支撑汉军再次发动一场大战,孙立德需要从北方重新抽调物资。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孙立德才对南征表现出了极度克制。

战事还没有结束,唐军依旧在南方苟延残喘,孙立德却已经开始着手唐地民生的恢复,并且建立汉国统治。

安阳郡是汉军占领的第一个唐国州郡,也是汉唐两军交战的重要州郡,具有示范效应。

首先,孙立德从国内抽调官僚,在安阳郡中迅速建立起管理机构。

其次,对民间实施仁政,孙立德不仅免除了全郡平民的一年赋税,甚至还从军需物品中拿出了少量物资,补贴遭受兵灾损失的平民。

再次,对于顽抗者采取坚决有力的打击。

在孙立德软硬兼施之下,唐国平民或许依旧对汉军有些看法,但是,与汉军合作的平民开始增多。

除了平民问题,战俘问题同样得到了解决。

与齐地战俘受到的剥削与压迫不同,唐地战俘受到了孙立德的优待。

战俘成分不同,孙立德选择甄别处置。

唐国没有灭亡,孙立德自然不会将唐军战俘全部释放,汉军也没有余力养着大批闲人。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