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八十九章 解试(1 / 2)

解试的规矩本来是三天三场制,现在新党上位,自然也对科举考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不过在解试这一层面,改动也不算大,中间一场的诗赋直接被取消,两头稍稍有所加重。

第一场基本算是简答题,一般会从《论语》《孟子》等地方出题,差不多就是送分的,而且还有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完全属于智商鉴定题。

只要读过三两年书,对四书之类进行了通读,基本都没有什么大问题。

如果说连这一场都过不去,那绝对是学渣级别的,考官甚至可以认为,生员的资格恐怕都是开挂得来的。

钟粟想想,自己书院的学生,应该不至于low到过不了这一关。

他甚至觉得,就算是还没有资格参加解试的小雷子几个刚刚获得生员的人,考过这第一场都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连这场也过不去,出门别说自己是嵩阳分院的,不行就说是嵩阳书院的,把黑锅丢出去。

想到这里,钟粟的脸上不自觉地笑了。

不过最后一场就有点难度了,看那题型,差不多相当于后世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

你得写一篇议论文,议论的主题也是限制死的,答案当然可以丰富多彩。

钟粟之前让杨时组织大家进行了模拟训练,那些关于宋朝对西夏战争、兵役改革、经济改革之类的,稍微走点心应该也掌握了个七七八八。

这一场最忌讳读死书,如果恰好碰上了跟训练关联很大的倒也罢了,一旦对内容不太熟悉,读死书的就完了。

钟粟对形势有着比较准确的预判,对王安石的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还有元丰新法都进行了魔鬼式训练。

起初有些学生还不太理解,但当他将范纯仁、吕大防被罢黜的铁证搬出来时,大家都无语了。

形势就放在那里,考试当然带跟着大势走的。

杨时对钟粟的未卜先知有切身体会,所以一开始便带领大家果断执行。

果不其然,第三场开考,居然是分析青苗法利弊。

钟粟之前也猜到了,但他觉得宋夏战争的可能性更大,现在想想,让学生一下子论述宋夏战争,恐怕两宋夏之间的地形地貌都未必能说清楚,有些不太实际。

解试只是第一级考试,里面生瓜蛋子太多,还是论一论青苗法就行了,毕竟与生活息息相关,内容更接地气。

考试这东西,除非把现成的答案搬出来,不然总有一些人会遇到种种问题。

有些人心里可能也明白,但就是没办法用文字讲清楚,就比如文佬,有时候想给大家编一个精彩的故事,可就是达不到自己期盼的那种层次。

如果要深入交流,那就只能加微慢慢聊了,文佬更希望能听到宝贵的意见。(chfc4455)

三场考试结束,结果还要等几天才能公布,虽然是第一级考试,还是很严格的。

钟粟也不着急,都已经结束了,那就意味着尘埃落定,他干脆每人又发了三百贯钱,给一天的时间,让大家放松一下。

钟粟本人则毫不犹豫去了文彦博的府上,老家伙的身体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见到文彦博的时候,他发现这个高寿的老人跟上次居然没什么两样。

精气神照样很足,穿着宽松的衣服,还是懒洋洋地半躺在胡床上。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