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三十七章 珍贵的一幕(1 / 2)

李卫国二人打听了几处地方,最后有人指点说,这事应该找作协,毕竟这个文学奖是那边主办的。

这年头没有导航,找地方老费劲了,等李卫国和田大贵连找带打听,终于找到地方,结果人家都下班了。

“明个再来吧,大贵叔你放心,哪有捐款还捐不出去的。”李卫国记下地址,这才开车回家。

晚上都定好了,拉上那二爷和葛卫平两口子,直接去东来顺,天气渐冷,正好涮羊肉。

等他们到那,葛卫红早就直接过来,大铜锅子都烧上了。

把切得薄如纸的羊肉下到里面,大伙就用快子捞上了,一顿饭,吃了六七斤羊肉,基本上平均每人一斤。

没法子,大伙肚子里都缺油水,像是葛卫平两口子,加起来就差不多消灭一半的羊肉。

“还是东来顺的羊肉最地道。”那二爷惬意地剔着牙,他也吃美了。

李卫国也点点头,现在的这些老饭馆还都保留着原汁原味,等再过上十多年,那就要走下坡路了,最典型的就是卖烤鸭的那个。

以小见大,许多行业和产品也都是如此。

算账的时候,葛卫平才知道心疼,大半个月的工资没了,就算是李卫国掏钱,他也觉得肉疼。

这年头的老首都,其实一年到头,也没几个能舍得来趟东来顺的。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卫国就拉着田大贵早早出来,大山还是呆在家里,不知道是不喜欢繁华的都市,还是以前早就已经历经繁华。

李卫国把小轿车停到作协大门口,正有不少人骑着自行车上班。

在这工作的,不少人级别都挺高的,门口还有穿绿军装的战士站岗呢,不过交通工具,还是以自行车为主。

看到李卫国和田大贵从车里下来,众人纷纷侧目。

李卫国来到门卫前面,对方也摸不准李卫国他们的来路,所以卡察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您好。”李卫国问了一声好,然后把田大贵的证件递了过去。

一瞧护照上面是岛国人,门卫更迷湖了。

李卫国解释说,他们要找这里的领导,这位田中大贵先生,很喜爱文学,想要捐款。

门卫一听,不由得肃然起敬,正好看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推着自行车过来,便连忙说道:“张秘书长,这两位同志有事。”

老人很是和蔼地朝李卫国他们点点头:“两位同志什么事?”

“俺要捐款。”田大贵心直口快。

他这一张嘴,听得门卫战士都是一愣:听这口音,不像岛国的,好像东北的。

“捐款啊,欢迎欢迎。”这位张秘书长笑着点点头,随手叫过来一个年轻人,“小吴,这位同志要捐款,你接待一下。”

“俺要捐一百万。”田大贵又强调了一下。

“一百块啊,不少了,谢谢您对文学事业的支持。”张秘书长乐呵呵地推着自行车就要进院。

那位被他叫过来的小吴同志连忙提醒:“张老,刚才那位同志说要捐款一百万元。”

“一百万?”张秘书长也愣了一下,干脆把自行车一支,重新打量一下田大贵,“同志,你确定不是开玩笑?”

这年头的一百万,比几十年后的一个小目标还惊人呢,没看人家文学奖的雁冰先生,捐献的稿费才二十五万。

老田一挺胸脯:“嗯哪,不开玩笑。”

张秘书长也半信半疑,瞧着田大贵的打扮,倒是西装革履的,还穿着风衣,挺气派。

不过一百万这个数字实在太吓人,他还是不敢置信。

田大贵也瞧出来对方的疑惑,于是又拔高了嗓门:“俺的意思是,一年捐一百万,就专门捐给文学奖,你们发一次,俺就捐一次。”

张秘书长更不信了,文学奖拟定四年时间颁发一次,这得捐多少钱啊?

好在张秘书长处事老道,尽管心中一百个不信,还是客客气气地把李卫国两个人请进办公室,那位小吴同志给沏上茶水。

等坐下之后,李卫国这才接过话题,估计要是让田大贵一直说下去,没准被人家当成骗子。

得知田大贵自身的遭遇之后,尤其是知道田大贵有自己的工厂和企业,张秘书长终于信了几分。

老田更是干脆,直接就要给人家打钱。

这下张秘书长是真的信了,心中好不欢喜,连忙叫小吴出去请其他领导过来,一起商量大事。

正好负责文学奖的巴老今天也在,听到这个消息,老人家都亲自过来见面。

李卫国两辈子加起来,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大学者,心中同样充满敬意。

倒是老田啥也不知道,反倒表现如常,还跟人家巴老说呢:“老爷子,这么大岁数,咋还上班呢?”

巴老今年都快八十岁了,满头银发,笑着和田大贵说话:“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嘛。”

老田点点头:“挺好,俺们屯子里那些七老八十的,还有下地锄草干活的涅,身体更硬实。”

巴老哈哈大笑,是个很随和的老人,至少现在这个场合是。

听了大贵叔的话,李卫国都有点要冒汗的感觉,不过看到巴老和田大贵谈笑风生,李卫国也很快就放平心态。

他倒是羡慕起大贵叔:无知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啊,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吧。

“老爷子,你们这个文学奖的奖金实在太少啦,才几千块钱,人家讲一本书容易嘛,天天讲半拉点,一讲好几个月,嗓子都冒烟了,所以必须重奖。”

田大贵还唠上了正题,就是内容叫在座的这些文化人听得有点云山雾罩的:作家啥时候费嗓子啦?

李卫国连忙捅了捅大贵叔,来的时候都说好了,不要说讲评书的事。

田大贵这才意识到自己有点没刹住车,于是也端起茶缸子,咕都咕都喝了几大口,然后抹抹嘴:“要俺说,获奖的每人十万块,这才值个嘛,老爷子你想想,咱们国家这么多人,听书的每人拿出来一毛钱,那都不止这个数。”

巴老和在座的几位老同志交换一下眼神,虽然他们也希望奖金越高越好,能超过那个世界驰名的文学奖才好呢,可是也得考虑国情啊,以现在的情况,十万元有点太多了,没看到万元户都会进行大肆报道嘛。

就像巴老他们这个级别的,每个月的工资收入,也才几百块,一年几千块,十万块钱,够赚二十年了。

巴老乐呵呵地说着:“大贵同志啊,你这么一说,十万块奖金,搞得我都想动笔喽。”

“不可不可,您老想要监守自盗可不成。”张秘书长接了一句,巴老是评委会主任,当然是说笑了。

李卫国又提醒了一句:“大贵叔,奖金的事情,还是请各位老前辈拿主意,咱们就别跟着掺和了。”

反正有了大贵叔的捐款,获奖者的奖金肯定会升高的。

田大贵这才点点头:“行,俺就是说说,本来也不归俺管。”

说完他又向巴老说道:“老爷子,俺有个请求,你们评奖的时候,能不能把岳飞……”

李卫国一瞧要坏,连忙拉了田大贵一把:“各位前辈不要误会,大贵叔平时最喜欢岳飞的《满江红》,驱逐鞑虏,还我河山。”

田大贵也意识到自己说走嘴,也就不再说下去,嘴里一个劲嘿嘿。

“好啊,民族气节不可辱,要是没有这口气,当年的抗战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张秘书长也就顺势说着,结果说完之后,才意识到不对,好像这位田中大贵先生,就是岛国人啊,你说这事弄的。

其实田大贵还真不在乎这事,甚至根本都没往这方面去想,反倒乐呵呵地跟张秘书长聊起来:“俺最喜欢看打仗片,《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啥的,贼拉过瘾。”

好吧,大伙也瞧明白了,这位岛国人的身份,就是个壳子,瓤子里,还是地地道道的华夏人。

这样一来就再也没有隔阂,交流起来就自在多了。

在这种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双方很快就达成共识,老田当场就要带人去银行转账,不过被李卫国拦住,他还要宣传一波呢,起码也得整个像后来的那种一米长的大存单,上面写着大大的壹佰万元,然后举行个仪式,再捐赠给这边。

对于李卫国的提议,巴老等人也没有意见,人家拿了这么多钱,这点要求也是应该的,甚至他们还会邀请一些记者进行宣传,也算是扩大文学奖的影响,对双方都有益处。

等商定好之后,这边还非得挽留田大贵和李卫国吃饭,不过被李卫国拒绝,相约等到捐赠仪式结束之后,一定叨扰。

离开的时候,老田还有点不满:“这都晌午了,吃顿饭能咋滴,家里来客了还得预备饭涅。”

李卫国嘿嘿两声:“这不是怕您再跟人家说,把岳飞传也评选上咋整啊。”

隆重的捐赠仪式,就在作协简朴的办公室里举行。

要说这会儿的条件是差了点,这个协会前些年停办,刚恢复没几年,连个像样的办公地点都没有,还跟红旗的杂志社挤在一起,就是临时修建的一排小屋子,连小楼都不是。

别看地方寒酸,但是在场的却都是大人物,起码在级别上来说,那肯定够看,连部里的大领导都亲自到场。

除了相关的领导,还来了几家报社的记者,其中赫然就有纸的记者在内。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