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48、第 48 章(1 / 2)

什么?

他要娶阮安若为正妻?

李太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足足怔愣了好几息的时间,才出声道,“这就是你想的法子?你疯了不成!”

声音不知不觉中抬高了许多,吓得堂内堂外的丫鬟们皆是一哆嗦。

独孤珩却只淡声道,“儿子当然没疯,这是我深思熟虑过后的决定,唯有这个办法,才能解决当下难题。”

李太妃简直气笑了,“这怎么解决?赤松王问你要人你不给,转头娶进了自己的王府,这难道不是在激化矛盾?”

“再说,这阮家是什么身份,你便是要帮他们,也绝不可娶阮安若为正妻!你的正妻意味着什么,外头多少双眼睛看着呢!这阮家除了会织布做生意,能帮上你什么忙?”

难为母亲如连珠炮似的一长串质问,然话音落地,独孤珩只淡淡道了一句,“我中意阮家长女,母亲不是早看出来了?”

李太妃一愣,只当他被情爱迷昏了头脑,只能深叹了口气,又苦口婆心的劝道,“我早说过,若你喜欢她,可先安置在身边,念其还算聪慧能干,其父也在你手下当差,抬个侧妃不成问题。可我哪里是叫你娶她当正妃的?”

独孤珩竟笑了笑,反问母亲,“赤松王为他儿子娶的也是正妻,如此情况,我若娶安若为侧妃,岂不是有折辱他们之嫌?”

呃,这话似乎也有道理。

李太妃暗自思忖一番,却依然反对道,“那也不成。他们阮家才来庆州多久?你娶了她一个门楣不高的商家女,就不怕旁人不服?”

丝毫没意识到不知不觉间入了他的陷阱。

独孤珩又笑道,“阮家门楣不高,也不是没有解决的法子,我觉得舅舅的提议就不错,不若叫他认安若为义女,如此一来,堂堂李氏家主之义女,这身份总不会有人质疑了吧?”

李太妃一噎,“你……”

竟不知如何反驳。

当母亲的只好顿了顿,赶忙从头又道,“眼下要紧的是赤松王那边,人家夫妇二人看中了阮安若,要娶她回去做儿媳,此事你怎么解决?要知道吐蕃乃是夏国以外最强劲的外邦,若是因此与他们结下了仇,恐会影响你的大计啊。”

“那倒也未必。”

独孤珩兀自镇定,又淡声道,“以我对赤松王的了解,他们虽执着,却不会太过强人所难。若知道是我要娶安若,定会要留几分面子给我。毕竟,他们也想与我们结交,以此增其实力,好与他的兄弟抗衡。”

这倒也是,现如今吐蕃国内政权一分为二,赤松与其兄弟门多各自占据南北。

不过赤松的实力近年来在不断增强,大有吞并门多之势,譬如他们今次来庆州,便是要与独孤珩结盟的意思。

多一个仇家不若多一个盟友,眼下对独孤珩如是,对赤松亦是同样的道理。

李太妃想了想,觉得这倒很有些道理,一时没有出声反对。

紧接着,又听儿子道,“再者,母亲以为他们是真的看中了安若,非她不可?非也,他们想要的是其实是我们的人才同技艺。”

“我完全可以与他们协商,安排专门的技师过去传授他们技艺,亦或是在边关开设一座织坊绣院,召他们的人传授各类织品的技法。不过……”

他语声顿了顿,不由得狡黠一笑,“就算他们学会了织法,丝绵麻这类原料还要从我们这里购买,说来说去,我们也并不吃亏。”

啧,这还是桩只赚不赔买卖?

李太妃一顿,被儿子的笑逗了一下,也没忍住弯了弯唇角。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赤松夫妇都是聪明人,是强娶安若回去,还是我的法子更好,他们能想明白的。”

独孤珩总结完毕,等待母亲的意见。

而李太妃其实早已被他说服,此时竟找不到什么反驳的理由了。

半晌,只瞥他一眼,叹道,“你莫不是早就谋划好了这些?”

她有些怀疑,儿子不会是为了娶阮家长女为正妻,才安排好的这场风波吧?

这话倒把独孤珩逗笑了,他叹道,“母亲太高看我了,我又不会未卜先知,怎知赤松夫妇会出这样的难题?否则,前两日也不会平白遭了邢家毒手不是。”

所谓知母莫若子,这话末一下戳中了李太妃软肋,叫她重又起了愧疚,一时更是无法反驳他。

然而还是有些不满,又嘀咕道,“阮家商家出身,只怕迟早要遭人诟病。”

独孤珩不以为然,“独孤先祖以打铁为生,后帮高氏夺下江山,封为藩王,又有谁人敢诟病?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母亲实在无须在意这些无谓的事。”

说着觑了觑母亲脸色,他适时的软下语气,恳求道,“儿子确实中意安若,从前总是怕您反对才总不敢开口,如今年岁渐长,这么拖下去也不是办法,如今恰逢这样的时机,就请母亲准了吧。日后这府中多一个人陪伴您,我也好安心做要事。”

李太妃眉眼悄悄动了动,心里头忍不住叹息。

哎,这儿子有多倔,她最清楚不过,就譬如上回中迷药的事,倘若寻常男子,没准就真的中了邢家的奸计,又或是随意找个女子……哪里像他,非要把自己泡在冰水里,平白生了场病。

对了,上回府医还说,若那药驱不干净,恐会影响儿子那方面……

李太妃不由得有些后怕。

独孤珩看出母亲的神色变化,抬眼向一旁的徐嬷嬷投去求助的目光。

徐嬷嬷心领神会,忙也出声道,“太妃,王爷从小到大,何曾如今日这样求过您?想来王爷是真的中意阮姑娘,您不也说,阮姑娘聪慧能干,是女子间少有的?不若就成全了王爷吧。”

没错,那日安若来送天华锦,离开后李太妃确实这样叹过,说阮家夫妇有福,把女儿养的聪明能干,是许多男子都比不上的。

眼下,连最为知心的老奴也这样说,李太妃终于绷不住了,松口叹道,“为娘当然乐意成全你的心愿,但有个前提,一定要先将赤松王那边安顿好再说,万不可因此惹下仇家才是。”

独孤珩展颜一笑,“一定。”

阮家人经过了一个几乎无人入眠的夜晚,第二日一早,阮青岚就出了家门去求见镇北王。

余下众人在家中艰难的等着,连早饭都几乎没了胃口吃。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听见了阮青岚回家的动静,秦氏一时坐不住,赶忙去到院子里迎接,着急问道,“可有办法了?王爷怎么说?”

阮青岚面上却没了早前的忧色,只是院中下人们都在,不方便说话,便对秦氏道,“回房再说。”

待入了房中,他又叫人传来了长女,这才打算开口。

明瑜读书去了,芳若担心姐姐,也跟了过来听消息,阮青岚也没有避她,直接开口道,“放心,王爷不会逼我们将安安嫁去吐蕃。”

秦氏松了口气,安若却仍不放心的问道,“那……对赤松王爷可有解决的法子?”

阮青岚颔首说有,将镇北王对他说过的话又复述了一遍,“王爷会与赤松王协商,看是派技师过去传授织造技法,还是叫他们送人过来学习,总之,赤松王看中的是咱们的织造手艺,以此协商,该有余地。”

一家人这才松了口气,然紧接着,却见阮青岚又轻咳两声,道,“还有一事,王爷今早,同我提了亲……”

话音落下,屋内一片怔愣,秦氏不解道,“什么……提亲?”

“王爷想娶安若为正妻。”

阮青岚索性说了出来。

“什么?”

秦氏与芳若异口同声的惊呼。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