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35、第 35 章(1 / 2)

其实说起来,若论近来庆州城中最令人好奇的一桩事,非阮家莫属。

进城时,他们的马车紧随镇北王车驾,这是许多百姓亲眼目睹的,而紧接着,他们又被王爷赐了新宅,且还是在城中较为显眼的地段,更引来众人瞩目。

一时间上到庆州官员,下到百姓邻里,无不在好奇这阮家的来头。

而王府里的那位太妃,大概也是如此,

阮家人从未与如此贵人打过交道,乍一收到召见,不免有些紧张。

秦氏小心问来送信的嬷嬷,“不知太妃召见小女,所为何事?”

嬷嬷笑道,“夫人莫要紧张,前段时日,王爷从汴京贵府采购的绫罗到了,太妃觉得不错,今次召见阮姑娘,大约为了此事。”

原来是为了织品?

秦氏稍稍放了下心,忙拿了碎银做答谢,怎奈嬷嬷不收,只笑道,“请阮姑娘先做准备,我在此候着。”

安若上辈子在宫中待了半年,也算了解这位太妃的脾性,眼下召见既然来了,自是不敢拖沓,便应了好,回房准备一番。

不多时,她更衣梳妆完毕,重又来到厅中。

那嬷嬷打量她一遍,见她穿的只是平民女子常见的袄裙样式,不过衣料不错,刺绣也是精良,颜色也只是淡淡的樱色,并不惹眼,心间不免多了几分好感,将语气又和蔼了一些,道,“请姑娘随我来。”

便引她出门上了马车。

行了一路,待到达王府时,已是日上中天。

镇北王府乃庆州最权威之处,建筑自是庄严而大气,正门侧门皆有手持刀戟的侍卫把守,叫人不敢不肃穆。

安若随嬷嬷由侧门进入,一路往后院太妃的居所行进,余光扫过府中的花木殿宇,心间不无波动。

这便是独孤珩自小长大的居所。

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踏足此处。

这里的一砖一瓦,似乎都沾染了他身上气质,安静又有些沉重。

一路绕过许多连廊,终于到了李太妃所在的懿兰苑,隐约听见那堂中有说话声,想来是有别的客人在,嬷嬷便先将她安置在门口,自己入到房中禀报。

没过多久,又出来对她道,“请姑娘随我进去拜见太妃吧。”

安若应是,这才踏进堂中。

进来发现,这堂中果然有不少人,上座一位中年妇人,衣着华贵,自该是李太妃无疑,下首的茶座上坐了三位妙龄女子,正在陪着李太妃说话,安若余光快速扫过一遍,认出了其中的一位。

上辈子曾亲口告诉她明瑜死讯的邢漪容。

安若知道,其父邢江一直辅佐独孤氏,乃是上一任镇北王留给儿子的老臣之一,李太妃膝下只有独孤珩一个儿子,平素应是时常召贵女们入府说话,因此邢漪容出现在此,她并不意外。

“太妃,阮家姑娘来了。”

耳听嬷嬷替她报完家门,她忙朝坐上人行礼,“民女阮安若,拜见太妃。”

大约因着初次见面,李太妃神色还算和蔼,将她打量一遍,颔首道,“起来吧。”

安若应是,便立起身来。

“王爷此次进京,带回不少织品,听说都是出自汴京民间的织坊,成色居然也不错的,可正是你们家出的?”

李太妃慢条斯理的问道。

安若忙应是,“民女家中一直做织造生意,此次有幸被王爷看中,运到庆州来。承蒙太妃不嫌弃,民女荣幸之至。”

这话听起来让人舒适,看来还是个会说话的,李太妃颔了颔首,又听下座的一位少女问道,“原来上回太妃赐赏的花罗是你家出的?那料子倒挺好看的,你们如今也来庆州了?”

安若并不识得这位,不过由这般语气也可以判断出,其非亲即贵,便也垂首答道,“是,家父年初曾途径庆州,知道此处是个好地方,便举家搬迁过来了。”

她并未提及一家跟随独孤珩的辗转,毕竟那是他隐瞒身份的秘密行动,不好轻易公之于众。

这叫李太妃较为满意,便又问道,“举家搬迁,还是这么远的地方,着实不太容易,眼下你们可有什么打算?”

这问题看似寻常,其实隐有试探的意味。

安若自是不敢放松,只道,“回太妃,民女祖上以织造起家,如今也依然打算做织造生意,家父这两日正在忙碌织坊开张之事。”

这话一出,方才说话的少女又开了口道,“你们的织坊在哪里,等开张了我们也去光顾光顾。”

李太妃笑嗔,“就你爱凑这种热闹,前几日你娘还与我抱怨,说你不好好习女红,成日想着出去玩。”

少女撒娇道,“姑母别说我啦,我难得出来透口气,在家快被我娘唠叨的耳朵起茧了。”

堂中顿起一片笑声,安若这才晓得,这位是独孤珩的外祖李家的表妹。

上辈子似乎隐约听说过,这位表妹当时已经嫁去了长安,所以她从未在宫中见过。

待众人笑过,她答李家姑娘的话,“我们的织坊在城东浆洗街,另还有两家布莊在选地方。”

李家姑娘点了点头,另一位姑娘也张口道,“这庆州还没有像样的织坊,我们从前的衣料大多由蜀州或临安运来,如今近处若能有像样的,倒是方便不少。”

安若点了点头,能感觉到有道目光一直落在自己身上,但那目光的主人却一直没有开口说话。

她大致能猜到原因。

——看几人坐的位置,便知同李太妃关系的亲疏,邢漪容此时坐在最末,说明她同李太妃的关系,还没有上辈子进京后那般热络。

加之李家姑娘看起来很爱说话的样子,她插不上话,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她的目光……

安若顿了顿,还是能从中感受到上辈子那般敌意。

只是上辈子,她已是独孤珩的女人,邢漪容记恨她,或许可以理解,然这辈子,她明明并未有阻碍到对方的地方。

正疑惑着,却听见对方开了口。

“说来,主上在汴京赢下宫中箭赛的事,听闻那时的奖品是六颗罗斛宝珠。”

话音才落,李家姑娘立刻不无得意的接了话,“是啊,表哥两箭六鸟,把番邦都震住了,可威风了!”

邢漪容笑着点头,“主上的箭法庆州谁人不知,便是番邦也一向闻风丧胆。不过……”

她将目光转到安若身上,淡笑道,“听说主上得了宝珠之后,将其中两颗赠予了汴京的友人,不知阮姑娘可有听说此事?”

“是吗?”

李家姑娘却一脸意外,又看向李太妃道,“表哥在汴京还有友人吗?”

而李太妃听完微微思量,却也将目光投向了安若。

见此情景,安若忽然解开了方才的疑惑。

——原来邢漪容的“不友好”,在于独孤珩赠她珍珠之事。

不过对方并未直接说是给她的,反而引来了李太妃的怀疑。

安若自知不能犹豫,立时答话道,“此事要从赵总兵在龙门关外救下家父说起。那时家父铭记大恩,便相邀赵总兵去汴京做客,正逢王爷要采买织品,赵大人便找了家父……也怪我们眼力浅薄,竟未识得王爷真身,那日家父邀王爷与赵大人入府吃酒,得知正逢民女及笄,主上便赠了一对珍珠为贺礼。”

她尽力长话短说,又在话末特意补充道,“民女一家自知这礼物实在太过贵重,也曾惶恐不安,无奈主上坚持,这才斗胆接了下来。”

话音落下,堂中众人都一副恍然的表情。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