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3章 手到擒来(1 / 2)

如果要评选第四次印巴战争中最神秘的角色,卢诚闻指挥的特种部队、孔志高领衔的6航试验部队、梁国翔所在的海航试验部队、以及空军试验部队都要与剑鱼号潜艇争夺头号主角如果评选收获最丰硕的角色,就非剑鱼号潜艇莫属了

潜艇离开榆林港,进入深水航道后,华剑锋才与乐家成一同开启了提前放入保险柜的命令文件。

随后剑鱼号以二十七节的最高航一路南下,到达纳土纳群岛以南海域后,才将度降到十六节,跟随一艘从广州前往阿布扎比的级油轮,从巽他海峡进入了印度洋。

选择巽他海峡,而不是马六甲海峡,主要为了避开美国海军的潜艇。

剑鱼号的行动属于绝密,甚至连剑鱼号的存在都属于绝密。印巴危机爆后,华盛顿号航母以临时停靠的名义进驻新加坡,第七舰队的数艘攻击核潜艇也进入了印度洋。

美国肯定会想到,中国海军将派遣潜艇去印度洋监视印度海军。

美军潜艇必然在马六甲海峡守候,等待中国潜艇自投罗网。只要中国参战,美国将把中国潜艇的活动情况通报给印度海军,引导印度反潜兵力围剿中国潜艇,甚至亲自出手击沉中国潜艇。

华剑锋不能冒险,剑鱼号率先出,就是要提前在印度洋上布下一颗暗棋。

进入印度洋后,剑鱼号转向北上,从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西面经过,在七月一日上午到达拉姆比利潜艇基地外海。选择好潜伏点后,剑鱼号将度降到了六节,放出了长达一千五百米的拖拽式线列声纳。

因为剑鱼号的侧舷被动声纳基阵过短,所以不得不用上拖拽式声纳。

如果有别的选择,华剑锋不会使用拖拽式声纳。使用拖拽式声纳之后,潜艇的度必须保持在六到十二节之间,还不能做高强度机动。如果需要追击敌潜艇,或者规避敌潜艇,必须收回,或者割断拖拽式声纳。一般情况下,没有任何潜艇艇长喜欢在实战中使用拖拽式声纳。

当然,拖拽式声纳的优秀性能是不容质疑的。

剑鱼号埋伏在拉姆比利东南大概五十五海里处,通过拖拽式声纳,能够清楚听到从基地内进出的船只,以及舰艇出的声响,并且进行精确定位。当然,印度潜艇也别想从剑鱼号的耳朵底下溜出去。

仅仅一个白天,剑鱼号先后探测到了六艘潜艇。

两艘艘基洛,还有两艘鱿鱼,华剑锋对这些小虾米没有任何兴趣。出与职业本能,华剑锋让声纳长测试了鱿鱼的静音性能,现法国人的宣传非常夸张。相隔一百二十千米,剑鱼号的拖拽式声纳都能截获鱿鱼出噪音,并且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可以算出,鱿鱼号在由司生产的统推进时,噪音至少有一百一十五分贝,而不是法国人宣称的九十五分贝。

印度潜艇集体出动,引起了华剑锋的高度重视。

天黑后,他让潜艇上升到了潜望镜深度,希望能够收到总参谋部来的命令。只是,他白等了一个晚上。直到天亮后,才收到确切消息即将开战,搜寻监视歼击者号核潜艇。

收到命令后,华剑锋立即让剑鱼号下潜到了二百五十米深度。

当时,他还不能确定歼击者号是否在基地内。核潜艇可以在海上活动四十五天以上,印巴危机爆后,充当战略核威慑力量的歼击者号就有可能离开潜艇基地,进入了孟加拉湾。

凭借从卢诚闻那里学来的直觉,华剑锋觉得歼击者号就在附近。

当然,这绝不是狭隘意义上的直觉。

歼击者号是印度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核潜艇,设计原形为前苏联海军的查理攻击核潜艇。为了具备战略核威慑能力,歼击者号指挥台后面的艇体内安装了十二具垂直导弹射管。凭借射程仅一千五百千米的战术弹道导弹,歼击者号很难完成战略核威慑任务。这种不伦不类的设计让歼击者号成了四不像,既难以像战略核潜艇那样挥威慑作用,又难以像攻击核潜艇那样执行战术任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歼击者号的姊妹艇战斗者号变成了一艘试验核潜艇。

歼击者号的命运没有好到哪里去年底服役之后,花了三年才勉强形成战斗力,然后进驻拉姆比利,执行战备巡逻任务。接下来的一年半中,中国海军的攻击核潜艇只与歼击者号遭遇了一次,遭遇海域就在拉姆比利附近。从其他渠道获得的情报也证明,歼击者号正式服役之后,只执行过一次战备巡逻任务,持续时间不到二十天,活动海域在基地附近。

这样的核潜艇只算得上是一只昂贵的铁皮花瓶。

华剑锋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歼击者号不会离开拉姆比利,就算出海执行战备巡逻任务,也不会离拉姆比利太远。

耐心的等待很快就收到了回报。

上午十点,印度宣布动自卫反击战之前大概半小时,剑鱼号的声纳长听到了一股奇特的噪音。计算机判断出噪音源在一百七十千米外的时候,华剑锋都有点不敢相信。直到完成噪音数据对比,确定是歼击者号之后,华剑锋才不得不相信,印度的艘核潜艇确实是大嗓门。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