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新月楼(1 / 2)

城东郊,有一座府邸,题字:楚府。此刻楚南天探头探脑的进了门,真准备关门,后面传来了声音,吓得楚南天浑身冒冷汗。

“公子,你这是在干什么?

原来是家里管家老张准备关门,正好撞见了楚南天,于是就上前打了声招呼。楚南天长舒了一口气,尴尬的笑了笑,说到;“没事,张叔,这不刚回来吗,你去忙吧!”

“那公子早点休息。”管家说完就走了。

老张走后,楚南天做贼似的东看西看,一路上是小心又小心的来到了自己的卧室,进了门,摸着黑,楚南天找着了烛台,刚点亮,就发现青鸾坐在自己的卧榻前,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自己,吓得楚南天一脸冷汗,连忙一脸笑意的说到:”这个·····还没睡呢?“

青鸾没有说话,只是一脸似笑非笑的表情,缓缓的朝楚南天走来。楚南天连忙解释到:‘这个,今天不是我不管你,只是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你明白的哈!”

“我不明白!”

一声大喊,只见青鸾一个扫堂腿,紧接着就传来了杀猪般的惨叫声,整个楚府上下都能听见,只是都习以为常,该睡觉的睡觉,丝毫不当作一回事。

第二天,楚南天十分郁闷的坐在餐桌前,餐桌上摆着非常丰盛的食物,只是这楚南天脸上东肿一块西肿一块的,管家老张憋着笑关心的问到:“公子这是怎么了?”

楚南天抬头白了老张一脸,说到:‘知道还问。“

菜都上的差不多了,楚南天就说到:”张叔,去喊一下青鸾那丫头吃饭了。“

是,公子。“

过了一会,只见青鸾揉着头,穿了一身睡衣拖拖拉拉的走来,瞥眼看了看楚南天,没有说话,自顾自的就吃了起来。楚南天一脸尴尬,倒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叫着老张他们一起吃,只是几个下人看着自家公子这个模样,憋着笑,别说吃饭了,喝水都怕喷出来。

这个,青鸾,昨晚睡的可好?“楚南天小心翼翼的问到。

嗯,本来不咋地,打完你之后睡的好多了。“青鸾很认真的回答到。

听完这句话,老张他们再也憋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楚南天一脸尴尬,老脸一红,”我好歹也是人府公子,给我留点面子。“

奥,下次吧。“

哈哈哈······“老张已经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吃饭。“楚南天没好气的说到。

太安殿今天的早朝充满喜庆的味道,与平时的肃穆截然不同,文昌公李玉早早的就来到了大殿外面,只见殿外大臣门三五成群,交头接耳,不知道实在讨论着什么,李玉瞥眼望向另一边,以武城侯赵信为首的一干人等也在交头接耳,讨论着什么,见李玉看了过来,赵信冷冷的瞥了一眼,面露不善,李玉并没有在意,缓缓走上前,平时和文昌公交好的六部官员纷纷上前道贺,李玉一脸的疑惑,自己喜从何来?

"张大人,喜从何来啊?“

礼部尚书张易之一脸不解,说到:”难道文昌公还没听说?“

听说什么?“

上朝之前听李公公说,昨夜边关捷报,东寇大败,主帅被斩,皇帝龙颜大悦。“

李玉一惊,东寇之事他比谁都清楚,毕竟他的女婿在哪里领兵,但东寇号称领兵二十万,盘踞雄关,数月久攻不下,怎可能败的如此突然,如此彻底?

“消息属实?”

“怎么可能有假,李公公可是皇帝陛下身边的红人,怎可能无的放矢?”

李玉点了点头,要真是这样,东寇大定,陛下龙颜大悦,对他的女婿奖赏,自己的身份随之水涨船高,在朝中的话语权会大大提高,难怪武城侯赵信面色不太好看。

早朝不出所料,皇帝龙颜大悦,连下几道诏书,都是对李玉女婿的各种嘉奖,顺带着也把李玉嘉奖了一番,足见恩宠,但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皇帝是想借机打压杜执一党,平衡朝中各种势力,期间,武城侯赵信的脸色就没怎么好过,皇帝陛下种种举动只是借机敲打敲打他,暗示他做事别太出格。

早朝过后,所有人都走了,皇帝陛下唯独把李玉留了下来,说是叙叙旧。

御花园,春景湖,皇帝萧正坐在精致的椅子上,手里提着一根鱼竿,撒了一把鱼饵,把鱼线抛了出去,旁边就坐着文昌公李玉。

“钓鱼讲究的是心静,陛下貌似有心事?”

“奥!文昌公果然心思缜密,那你说说看。“

李玉若有所思,微微一笑,说到:”陛下之心,臣怎么知道,“

萧正微微一笑,说到:‘你这个老狐狸,外表老实,其实啊,肚子里的环水多着呢。”

李玉尴尬一笑,却没有说什么。

你看看这个。“萧正拿过来一份加急边报,递给了李玉。

李玉放下鱼竿,拿过边报,看完之后,大惊:”这是真的?“

李玉有点不敢相信,于是打开又看了一遍,仍然十分震惊。

萧正点了点头,说到;"我相信你的女婿陈铭不会骗朕,事实正如边报所说,东寇主帅神秘被杀,二十万精兵全线撤退,等陈铭赶到被东寇据守的城池时,城门大开,他们进去后,除了满地横尸上万,整个城池空无一人,他们追击出去,只见一路上丢盔弃甲,横尸无数,一直追到国境线后,都未曾见到东寇身影,后来多方打探,东寇二十万精兵能够真正回国的不到十万。“

怎么可能?“李玉依旧难以置信。

“虽然难以置信,但是确实存在,我并不对这次所谓的’大捷‘感兴趣,只是好奇这到底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举手之间,竟有着能颠覆整个天下格局的实力,天下之大,皇家不计其数,大多奇闻被收进皇家秘史,而我天启,立国数百年,从开国之初到现在,记录天下大事不计其数,我查遍史书,不得其所。“

萧正看着李玉,”文昌公谙熟世事,不知有何看法。“

文成公摇了摇头,陷入沉思,突然,文成公似乎想到了什么。

陛下,可曾听过人府?“

皇帝微微一笑,”你是说消失了近百年的那个组织?“

李玉摇了摇头,长叹一口气,点头说到:’恐怕是的。”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