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神秘岛_第二篇 被遗弃的人_第七章 建成的吊桥(2 / 2)

水手踌躇满志地大声说道:“还要开垦出我们的第二块麦地!”

确实,在彭克罗夫的精心料理下,那有着唯一一颗种子的麦田,在旺盛地生长着。果然在工程师意料之中,那颗种子结了十个麦穗,每个麦穗收获八十颗麦粒,于是半年时间大家就拥有了八百颗麦粒,并有可能每年收获两次。为小心起见,大家从八百颗麦粒中选出五十颗作为备用,其余的则将会播种在另一块麦田里,并继续精心照料。

整出麦地后,大家将其周围建起了一道又高又尖又结实的栅栏。这样一来动物是很难越过的。对于鸟儿,大家也有办法,制作了旋转风车和可怕的假人。风车那刺耳的声音和假人的恐怖样子会将鸟儿赶得远远的。这些都是彭克罗夫想出来的高招。这小块的、规则的畦田里便撒下了那七百五十颗麦粒,以后还要靠大自然的风调雨顺呢。

11月12日,赛勒斯史密斯开始考虑怎样挖掘在西面围住“眺望岗”的那条沟渠了。沟渠要从“格兰特湖”南面的拐角起,直到“感恩河”的那个拐角。这个地方的腐殖质土不到三英尺,下面就是坚硬的花岗岩了。于是大家又按老办法制造出硝化甘油,而硝化甘油也不负众望,又一次以它的威力实现了大家的目的。一条宽十二英尺、深六英尺的沟渠,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在“眺望岗”的花岗岩地面上挖成了。在多岩石的湖岸,仍然利用这种方法,还开了一条排水沟,引湖水涌入新河床,就此形成了新的水流,并成了“感恩河”的一条支流,大家称它为“甘油渠”。就像工程师所预料的那样,湖面稍微降低了,但因水量丰富,几乎看不出来。最后,为了完全围住“眺望岗”,大家把沙滩上那条小溪的河床做了很大的拓宽,还用两道栅栏挡住了沙子。

十二月份上半月过去了,这些工程也终于完成了,而这个边长约四海里的不规则的五边形,也就是“眺望岗”,最终被一条水带包围,这样一来,任何动物都不会侵犯到了。

十二月份的时候,天气炎热,酷热逼人。但大家丝毫不愿停止手上的工作。此时,建造家禽饲养场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因而他们便着手开始建造。

无须再说明,“眺望岗”完全封闭以后,朱普师傅也完全自由了。但它没有任何想要逃跑的意识,也不再想离开主人们。它非常温驯,但又异常灵活、健硕无比。啊!尤其在爬“花岗岩宫”的梯子时,没有人能比上它的了。它已能按照大家的安排做一些事了,例如拉载石头那些石头都是从甘油渠的河床里挖出来的。的车,用车把木头运走。

哈伯特开玩笑地说:“它还不算是泥水匠呢,但说是一只猴子是可以的了!”“猴子”这个外号,原是泥水匠用来称呼自己的徒弟的。可以说这个外号是再恰当不过了。

家禽饲养场选在湖的东南岸的一块空地上,约二百平方码。他们在它周围编了一道栅栏,并在上面盖了各种简易房舍,供禽类动物居住。这些房舍其实是用一些树枝搭建的窝棚。大家还将这些窝棚分割成很多小间,只等着鸟禽们快来入住呢。

一对是饲养场的首批入住者,它们很快就繁衍出许多小。有半打以上的鸭子和它们做伴,这些鸭子平日

就在湖畔栖息。其中还有几只中国品种的鸭,当它们张开扇形的翅膀时,艳丽的色泽、夺目的光彩,使它们比锦鸡还美丽。过了几天,哈伯特又捉住了一对野鸡,圆形的尾巴,长长的箭羽使它们看起来很威风。这对野鸡接着就被驯养起来了。还有一些翠鸟、鹈鹕、黑水鸡等,它们都是不请自来的。现在这个小群体,每天都热闹非凡,咯咯咯、咕咕咕、叽叽叽的叫声不断。它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并按照自己的自然规律繁衍着后代,源源不断地供大家日后食用。

赛勒斯史密斯进一步扩大他的战绩,他在家禽饲养场的一角修建了个鸽笼。一打鸽子住了进来,很快它们就养成了日行夜宿的好习惯,白天在“眺望岗”的岩石顶上活动,晚上则回它们的居所休息。

终于轮到用那气囊来做衣服的时候了。这个气囊也就有这个作用了,即使将它完好保存下来,也不能再乘着它飞跃一望无垠的海洋了。因为这个冒险太大了,只有那些一无所有、且不珍惜生命的人才会盲目冲动,而像赛勒斯史密斯这样一个很实际的人,是不会这么想,更不会这样做的。

于是,大家便忙着把气囊运回“花岗岩宫”。先把他们那辆粗重笨壮的运货车改良得灵便一些,容易驾驭。虽然车子有了,但还缺少拉车的动力!为什么岛上没发现可以代替马、驴或牛的反刍动物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彭克罗夫说:“目前,我们很需要一头拉车的牲口,它对我们很有用。固然赛勒斯先生以后一定会考虑建造一辆蒸汽车,或者火车。是的,一定会的,我们将建造‘花岗岩宫’到‘气球港’的铁路,并且在‘富兰克林峰’上还有支线,不过那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目前还是需要牲口帮我们拉车。”

老实厚道的水手是这样说的,因为他信任赛勒斯先生,相信自己的话一定能实现!“啊!”水手不由地感叹了一声。当想象伴随着坚定的信念时,那是何等的吸引人啊!

不过,切合实际地说,彭克罗夫想做的那件事,只要有一头能够拉车的动物,就足以解决问题了,而他也非常幸运,没用多长时间他的愿望就实现了。

12月23日那一天,突然传来纳布和托普急切的喊声和叫声。正在“烟囱”里忙碌的伙伴们赶快跑去,唯恐有什么不幸的事发生。

赶到那里,他们看见了什么呢?有两只高大威猛的动物出现在他们眼前。因为小桥没有吊起,它们就很鲁莽地闯到了“眺望岗”。看起来是两匹马,又像是两头驴,一公一母,浅栗色的脊背,白色的腿和尾巴,头部、脖颈和躯干上还有有黑色的斑纹。从外形上看,很讨人喜欢。它们缓缓地走着,泰然自若、落落大方,同时用温和的眼睛望着这些人。它们还没意识到这些人就是它们将来的主人呢。

哈伯特认出来了,高兴地喊起来:“这是介于斑驴和斑马之间的野驴呀!”

纳布问:“为什么不是驴呢?”

“因为它们的形态同驴子比起来要英俊一些,另外它们的耳朵也不长!”

彭克罗夫反驳说:“不管是驴还是马,反正能充当史密斯先生所说的拉车‘动力’,这样的动物,一定要捉住!”

水手一边小心谨慎不惊动两只动物,一边又钻进草丛,悄悄走到甘油渠的那座小桥那儿,从桥那边绕道过来,轻而易举就俘获了这两头野驴。

现在,需不需要动用武力来制伏它们,并强迫它们为大家服务呢?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最好的办法是先让它们自由自在地在“眺望岗”上生活几天,享受下这个岛的鲜嫩的青草。接着,工程师就安排伙伴们在家禽饲养场旁边搭了个牲口棚,并铺上柔软的干草,以方便那两头野驴在岛上过夜。

于是,这对漂亮的动物就在这个岛上尽情地玩耍着,大家为了避免吓到它们,都离它们远远的。不过,大概它们已习惯了森林开阔而深邃的空间,感觉到了这个狭窄小岛的憋闷。有那么好几次,这两头野驴好像有了要离开这“眺望岗”的想法,大家可以看见它们焦灼地沿着那条河走来走去。那可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大家还能听见它们因急躁而发出的尖叫声,看见它们焦躁地在草丛中奔跑。

当它们不再喊叫、奔跑时,它们便会呆呆地立在那里,待上数小时,长久地注视着那片它们曾经生活过的一望无际的森林和高大挺秀的树木!

在这段时间,大家已用植物纤维将鞍辔和驾车用的套具制作好了。大车已做好了套牲口的准备。同时穿过远西森林,从“感恩河”的拐角直到“气球港”所需要的那条笔直的路,或确切来说是一个舷门也开辟成功。大车可以通行了。

十二月底,这两头野驴初次试套。

彭克罗夫已经同这两只动物套上近乎了。他伸手递过去的食物,这两只动物也愿意前来吃了。而且它们面对人时也不那么紧张了,人很容易就可以接近它们。尽管这样,它们一被套上车,就立即直立嘶鸣起来,一副很难控制的状态。不过,因为野驴不像斑马那么固执倔强。在北非的山区,它们是经常用来驾车的,甚至相对寒冷的欧洲地区也利用它们驾车。因此,它们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劳动了。

那天,它们向“气球港”进发了。除了彭克罗夫,大家都坐到了大车上。彭克罗夫则一直牵着牲口走在前面。不用说大家也会想到,在这条勉强称得上路的上面行驶,大家坐在车上像筛糠一样上下颠簸,但是车子仍然成功到达了。当天,移民们装上了气囊及各种索具后,便立即返回了。

晚八点时,车子再次走过“感恩河”上的那座桥,继而沿河的左岸而下,在沙滩上停止。将两头驴子的套子卸下,然后牵回牲口棚。彭克罗夫这下该满足了,因此,在入睡前,发出了一声满意的叹息。这叹息声在“花岗岩宫”里回荡了很久很久。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