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章 盖棺定论(1 / 2)

上官瑜怕父亲觉得她年岁尚小,不宜过多涉及朝政,忙解释道:“刑部员外郎一职空缺,朝中各方势力肯定争相要扶自己的人上去,明的、暗的,定是无所不用其极。女儿就是想知道,这蔺家背后是谁。”

上官时庸闻言,唇角露出一丝赞许的笑意,女儿能见微知萌、见端知末,小小年纪如此心思,假以时日,可堪大用。

若不是女儿身……罢了,瑜儿若是坐上那个位置,又比男儿郎逊色几分?

他心中所想,却不能表现,开口的时候已是一本正经呵斥道:“告诉你举荐之人,你就能知道他背后依仗之人?大言不惭。”

上官瑜一副厚脸皮模样,扬着笑讨巧卖乖道:“这不是在您面前吗?就算猜错了,丢脸也丢在自家。”

上官时庸哼了一声,一脸无奈的摇了摇头,却还是同她说起。

“你二叔举荐了我中书省门下的员外郎尹飞,被礼部尚书莫文简以职务有别、隔行隔山理由驳了。”

“刑部尚书邹毅便借机举荐了他一同乡,时任刑部河南清吏司主事的梅杰,被你二叔和工部尚书钱清双双以政绩有污之由驳了。”

“至于工部、户部、兵部,自然也有自己的人选。”

“几方打了两日嘴仗,不遑多让,没有一个定论。”

兵部、礼部背后是太子;户部、刑部背后是二皇子;工部背后则是六皇子。

吏部……上官家,依着上一辈子行事,应是偏向太子一方。

上官瑜静静听着,心思百转,父亲没有直接告诉她是谁举荐了蔺荀,而是将朝堂之上发生的事一步一步详细告诉她,让她可以掌握更多的信息去分析事情。

她有些惊喜,父亲虽然嘴上呵斥了她,但心里也想要看看她的认知和成长吧?

“那……皇上的意思?”上官瑜问。

众人你争我夺,但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永兴帝手上。

上官时庸唇角不着痕迹的轻勾下,很快又恢复端肃模样,道:“帝王之术重在权衡。”

上官瑜敛眸道:“也就是说,大臣们举荐的人,他一个也不想用?”

上官时庸露出赞许的眸光:“下朝后,皇上留我和荣太傅在御书房问话,我既然猜到了皇上心思,荣太傅跟随皇上多年,自然也摸准了他脾性。所以我们只分析了几个人的优势、劣势,并未给出人选,更不能举荐他人。”

上官瑜若有所思点着头。

她外祖父和蔺太师辞官养老后,三公只剩荣太傅。

其女儿荣燕入宫,虽深受恩宠,封为贵妃,但毕竟深处凶险万分的后宫,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荣太傅着实放心不下,于是在那俩老头辞官之时,他挣扎许久,还是留了下来。

“荣贵妃孩子尚幼,以荣太傅和荣贵妃之智,眼下应不会参与皇位之争,当然也不会傻的去站队,对他们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他们目前最重要,就是摸准皇上的心思,讨他欢心,自然也就不会去举荐谁的人。”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